100分钟的读书会,为为什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什么延长到了3小时?

来源: 搜狐专栏
2024-11-30 06:59:42

最佳回答

“为什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100分钟的读书会,为为什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什么延长到了3小时?

一场原定100分钟的读书会,因为嘉宾和观众的全情投入而延长至整整3个小时,每个人仿佛经历了一场敦煌文化的浸润和洗礼。“何以敦煌”艺术大展正在沪展出,第26届上海读书节场景读书会——“何以敦煌,书香中华”日前走进中华艺术宫,300多位来自各行各业的读者在沉浸式的阅读中共同寻访敦煌。

作为第26届上海读书节“六个一”市级层面示范引领读书项目之一,每期“我们读书吧—场景读书会”都会走进一个阅读场景。而此次的目的地是敦煌。

读书会现场

两年前,由上海立项、出品、拍摄制作的超高清沪剧电影《敦煌女儿》在全国乃至海外多个国家上映,并摘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电影将戏剧美学和电影美学相结合,以敦煌研究院荣誉院长樊锦诗为原型,由茅善玉领衔主演,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樊锦诗50多年的敦煌守望历程。一位是守护敦煌无悔奉献一生的“敦煌女儿”,一位是在方寸舞台谱写时代声音的“上海女儿”,短短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展现了两位女性一生的坚守。

“敦煌是一本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大书,也是讲述人和世界的书。读过它,会丰富我们的认知;读通它,会垫高我们的人生。”影片导演、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导演滕俊杰来到读书会现场,“樊锦诗则是一本讲述人生坚韧和生命奋斗的大书,从她身上,能看到如何从小立志,为国担当;如何深耕知识,为国担责;如何格局天下,为国争光。‘樊锦诗’这三个字,已经成为中国人坚韧、格局天下、理性睿智的代表。”

观众参观“何以敦煌”艺术大展

在电影开拍之前,滕俊杰带领导演组全体人员,通过阅读关于敦煌的书籍,了解敦煌的前世今生,“做好‘精神武装’后方才投身电影拍摄”。最终,《敦煌女儿》围绕极端环境中人物的信仰坚定性展开创作。“两次白发年华独白吟唱,这是执着60年的信仰;两程大漠旷野马车行旅,这是直面困难的信仰;两场切骨情感泪流满目,这是弹泪不悔的信仰;两段不同诱惑坚毅抗争,这是刚正不阿的信仰;两轮大家小家去留抉择,这是舍己忘我的信仰;两项学术使命凛然担当,这便是务实创新的信仰。”

樊锦诗的扮演者、上海文史馆研究员、原上海市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也来到现场,分享电影的创作历程与感人故事,讲述上海艺术家对于敦煌文化的深厚情感与崇高敬意。茅善玉说,她和剧组八次长途跋涉前往戈壁沙漠,敦煌的壮丽与神秘,不仅激发了她的艺术灵感,也触动了她内心深处对于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感。读书会上,茅善玉不仅朗读了《我心归处是敦煌》中的选段,还演绎了电影中的片段,博得满堂喝彩。

走上舞台分享个体与敦煌故事的,还有市民读者代表葛信晔。从爱上敦煌,到30多次前往敦煌;从屡屡向敦煌研究院的学者们求教,到2018年起向公众做了近300场相关公益讲解、讲座,如今的葛信晔已经成为敦煌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学者们温和、专注、谦逊、静定,令我深感敦煌最迷人的不止它的人文魅力,更在于人的魅力。”她说,“敦煌学作为一门世界显学,在全球十余个国家、数十个博物馆美术馆,有其文物、有学者研究,在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去敦煌看世界,去世界看敦煌应当成为母题;敦煌学应当以学科研究的方式进入青少年视野,为敦煌学的长远发展储备人才。”

观众参观“何以敦煌”艺术大展

在圆桌论坛环节,嘉宾们围绕“如何开启关于敦煌文化新的阅读之路”进行讨论,包括沪剧和敦煌该如何在保持文化精髓的同时,为它们注入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各个文化机构和艺术家们如何将敦煌文化元素融入他们的创作和展览中;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敦煌文化该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等。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秋天,‘在上海,看敦煌’成为文博热词,168组展品,堪称展品类别多样,展出规模庞大,展示内容稀缺的年度敦煌艺术代表性大展。” 中华艺术宫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说,“从莫高窟的壁画到彩塑,从古老的佛经到绚烂的艺术,敦煌以其独特的魅力,跨越时空的界限,向我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辉煌。”据悉,近期,剧组还将与中华艺术宫联合推出电影《敦煌女儿》公益场。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指导,上海市总工会联合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中华艺术宫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宇皓主持。读书会告一段落,但很多观众说,对敦煌文化的探索与热爱才刚刚开始。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