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汉学家丨美国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爱汉学家田浩:让读者看到中国思想、“中国思考”
最佳回答
“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爱”东西问·汉学家丨美国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爱汉学家田浩:让读者看到中国思想、“中国思考”
北京12月12日电 题:美国汉学家田浩:让读者看到中国思想、“中国思考”
专注中国历史研究近60年的美国汉学家、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荣休教授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今年秋天在中国度过了忙碌的两个月: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访学讲演、赴福建朱熹故里交流朱子文化、参访南宋学者陈亮故里浙江永康……年届八旬,活力依旧,系列日程安排彰显其学术观照。
因赞赏儒学思想家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田浩选了“浩”(与Hoyt音似)字作为自己的中文名,并以研究朱熹、陈亮、吕祖谦等宋代学者及儒家思想史而闻名于美国汉学圈。
田浩早年师从美国汉学家史华慈(Benjamin I.Schwartz)、史学家余英时,与中西比较哲学家安乐哲(Roger T.Ames)、中国“宋史泰斗”邓广铭等海内外学者交往广泛,学术足迹跨越中美、连接海峡两岸。
近日接受“东西问”专访时,田浩分享了他对中国儒家思想多样性的思考、促进中外学术与文化交流的经验,以及他与中国的联结。
摘掉仰视滤镜看朱熹,他并非“孤独的天才”
田浩于20世纪40年代出生在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农业区,本科主修美国史和欧洲史,研究生时转向中国史研究。在哈佛大学求学期间,受史华慈讲授的“朱子语录”课程影响,其研究兴趣转向宋代儒学。
宋代儒学是中国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派别众多,其中以朱熹等人为代表的理学学派影响极大,后人常用“宋明理学”指称宋代儒学,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也被尊奉为朱子。
田浩解释,由于朱熹是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家,传统上人们认为朱熹是“孤独的天才”,其非凡才华得到他人认可,人们便自然而然地追随他,他也理所当然成为文化权威。
田浩则摘掉仰视文化权威的滤镜开展研究,注重朱熹思想的演变过程,“作为一名历史学家而非哲学家,我将朱熹的思想置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中考察,而不是将他的思想视为纯粹的智力结果”。
他通过探索朱熹与同时代学者的互动,一方面展示了朱熹从朋友(尤其是吕祖谦和张栻)那里借鉴思想的程度,比如,朱熹承认“仁者,心之德、爱之理”的“心之德”受到张栻的启发;另一方面揭示了朱熹在与陈亮、陆九渊等“竞争对手”意见相左时,也会有情绪化的一面,但又通过持续辩论、碰撞交涉等方式来推动自身思想完善发展。
他注意到,朱熹地位的提升有一个渐进过程——传承儒学的使命感、非凡的学识、“与孔子对话”仪式的加持、与同时代学者的切磋辩论等,使朱熹最终成为一代儒学大师。南宋时期的1241年,官方将他供奉在孔庙中,其著述《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朱熹灵活吸收养分、为我所用、重塑传统的做法,被田浩认为是今天中国人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可借鉴做法。
对于田浩的朱熹研究,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夏长朴评价其“能不受既有成见束缚,别开蹊径”。史华慈则认为他“没有将朱熹塑造成一个空洞的哲学家或是圣人,而是一个特别有思想的、对其时代充满公共与私人焦虑感和责任感的文人”。
为什么应特别关注“儒家思想的多样性”?
朱熹的主流儒学影响深远,后人容易过分关注“朱熹怎么说”而忽视了同时代其他学者“怎么说”。透过历史的棱镜,宋代还有哪些被忽略的思想家、被忽视的儒家价值,长久以来也一直影响中国社会?
“中国人普遍看重文化连续性和统一性,这种关注有充分的理由。我要强调的是,几个世纪以来即使在儒家思想内部也存在多样性。像宋代陈亮、吕祖谦等人的思想在当时很重要,并在今天的世界里仍然适用。”田浩表示,强调多样性很有意义,不仅在于揭示复杂的历史面貌,也希望“世界各国人们更多意识到自己和他人文化的多样性,以促进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更大理解与包容”。
宋代儒学不只有朱熹,欣赏掩盖在朱熹光芒下的宋代其他学者,并用西方读者熟悉的语言进行表达,是田浩研究的又一特色。
历史上,朱熹和陈亮曾展开著名的“王霸义利”之辩。陈亮提倡经世济民的“事功学说”,主张以效果作为评判标准,讲究务实,反对空谈。朱熹则认为正心诚意就能做好一件事,讲究道义,主张以伦理道德作为评价标准。这是中国儒学内部长期存在的两种倾向。
田浩认为,陈亮提出的功利主义儒学,虽被朱熹否定,但这种一度被忽视的哲学,其实对东西方社会的影响一直存在。比如,他翻译并研究台湾儒商吴火狮的故事后认为,功利主义儒家思想促进了东亚社会的商业发展。
田浩通过收集各种文本资料,详细考证了朱熹和陈亮两位“辩友”之间的通信和互访,结合宋代民族与文化危机以及两人生活阅历、性格特点等因素,分析两种价值观与解决思路的成因与碰撞。他还使用功利与成效道德伦理、动机与意图道德伦理这样令西方读者熟悉的词汇,来展示中国儒学内部多元复杂的一面,认为“虽然西方和中国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但可找到那些类似词汇来加深文化异同的了解”。
今年11月,田浩两本专著《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和《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在中国再版面世。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项目统筹康海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田浩教授的两本著作,在宋史、中国思想史领域非常有名,不断地被重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思想史的复杂性。他非常擅长梳理‘活’的思想史,读者在他书里可以看到古人如何对话、如何思考。”
这正是田浩追求的——将中国儒家思想置于政治史、社会史的背景下抽丝剥茧,还原其动态发展、多元发展的复杂过程,让中外读者在看到中国思想的同时,也看到“中国思考”。
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女儿承其衣钵研究中国
美国、中国、德国,北京、上海、长沙、台北……田浩长长的履历表里,一连串与访学交流相关的地名,展现他推动中外学术与文化交流、促进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的努力。
田浩回忆,他第一次去美国以外的地方是1970至1971年间前往台北,对东亚社会的人情氛围感到很适应。在台访学期间,他曾陪同余英时先生拜访钱穆先生,对钱穆房间里到处放着的朱熹语录印象深刻。
他在台北的图书馆里发现了年代更早、更加完整的陈亮文集。在田浩的协助下,同样研究陈亮思想的北京大学教授邓广铭于20世纪80年代也读到了台湾这一珍本里的内容,从而校正并扩充中华书局的《陈亮集》与相关学术研究,成就一段学术佳话。
通过教学促进中外年轻人的文化理解,是田浩另一项重要工作。他先后在美国大学开设了30多门关于中国的课程,包括阅读中国经典、儒家思想、宋代中国、中国英雄、全球视野中的中医等课程,受到美国大学生欢迎。他给北京大学、台湾大学等高校的学生们讲授历史研究的英语学术写作等课,并介绍更注重问题导向和现代学科视角的美国中国学研究方法。
田浩目前是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朱张客座教授(兼职)。中国知名书院里,跨洋而来的外国老先生与中国师生交流切磋,而850多年前朱熹和张栻在此讲学论道,留下“朱张会讲”佳话。
田浩有一个“中国氛围浓厚”的家庭,其夫人所在家族来自浙江宁波,一儿一女大学专业均涉中国历史文化。如今,女儿田梅受父亲的影响成为一名研究中国的学者,目前父女二人合作,聚焦现代版朱子婚礼(朱子家礼之一)在中国兴起现象,由此观察中国传统文化借助礼仪在年轻人群体中的传承情况。
“我年轻的时候,没有人料到我会把一生都奉献给研究中国。”田浩感叹。习惯使用繁体字、爱穿中式服饰、生病也会看中医、会用“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外说普通话”来调侃自己……这些细节无不体现出他这一生与中国的深度联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