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从钱学森命名的航天名词中 感悟浓浓中国味、深深为什么的日语中文谐音爱国情|如图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4-12-13 19:09:3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为什么的日语中文谐音”从钱学森命名的航天名词中 感悟浓浓中国味、深深为什么的日语中文谐音爱国情|如图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的钱学森,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

  在这些头衔和光环之外,博览群书、通晓中西文化的钱学森还是一位“起名大师”。

  从我们耳熟能详的航天、航天员、导弹、激光,到并未广为流传的灵境(VR)、陷光星(黑洞),这些名词都是钱学森提出来的。

  这些既能表达原文概念要义,又能展现汉字灵韵的命名是怎么被确定的?

  1956年,钱学森回国后不久,便担起筹建我国的航天事业的重任,他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当时还没有“导弹”一词,为了保密,钱学森用“国防航空工业”代替了“火箭导弹”。导弹最初的中译名有三个,分别是“火箭武器”“可控火箭”和“飞弹”。钱学森认为,“火箭武器”太笼统;“可控火箭”只是说明飞行中的火箭可以控制,并没有说明火箭上装有弹头爆炸物;“飞弹”只能说明弹会“飞”,没有表达出可控的意思。

  钱学森提出:“最好把‘飞弹’改成为‘导弹’。所有的弹,不管是炮弹、枪弹都是‘飞’的。我们讲‘飞弹’与炮弹不同,就是它在飞行过程中是可控制的,或者是有制导的,让它去什么方向是在控制之下的,所以叫‘导弹’就比较合适一点。”

  与此同时,国内把航天器在大气层以外的航行、探测等活动称为“宇宙航行”,简称“宇航”。但钱学森认为,人类在宇宙空间的飞行活动,在很长的时间内只限于太阳系内,将之称为“宇宙航行”未免有些夸大。他提出了“航天”这个新名词:“人类在地球大气层之内的飞行,叫作‘航空’,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飞行称为‘航天’。”

  后来,钱学森又对“航空”“航天”“宇航”三个技术名词的范围进一步作出界定:把在大气层内的飞行活动称为“航空”;把在大气层以外,太阳系以内的飞行活动称为“航天”;把飞出太阳系,到广袤无垠宇宙空间中的飞行活动称为“宇航”。此外,他还首创了“星际航行”一词。他在《星际航行概论》一书中详尽论述了行星之间以至恒星之间的飞行。

  中国“航天员”的称呼也来自于钱学森的定义。钱学森建议:“我们还是叫‘航天员’,因为我们有天、海、空的领域划分,这样称呼比较规范。‘航天员’是指驾驶载人航天器和从事与太空飞行任务直接有关的各项工作的人员。这个称呼既与航天地面工作人员相区别,也与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的其他人员相区别,就像飞行员与航空地勤人员、乘客相区别一样。”

  钱学森总结道:“我们在科技名词定名时,不要忘记我们是炎黄子孙,最好用汉语精炼地表达出科学技术名词的涵义,要让人一看就有中国味。”

  今年,是纪念钱学森诞辰113年。在缅怀和致敬的同时,让我们再次重温这位伟大科学家丰富的学术思想、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来源:央视网

(责编:宋轶同款鸡毛感丸子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