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我不知道什么原因英语沉浸式文化街区,擦亮汉水襄阳文旅“新名片”——汉江生态城项目建设纪实
最佳回答
“我不知道什么原因英语”打造我不知道什么原因英语沉浸式文化街区,擦亮汉水襄阳文旅“新名片”——汉江生态城项目建设纪实
千百年前,北宋文豪欧阳修登临汉水畔,一书“东津渌水南山色,梦寐襄阳二十年”,展现了北宋时期襄阳东津的山水画卷。如今,襄阳东津旁的这“一幅画”正沿着汉江东区蔓延开来。临江不远处,一条形似梯田、自然“流动”的文化街区正逐渐成型,这就是由中建七局六公司承建的汉江生态城项目。
项目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包含1栋综合展馆、16栋商业单体,集会议展览、文化交流、商业配套、公共服务与创意创造于一体。作为襄阳东津新区重点项目之一,项目紧跟新区“一愿景、两高地、三区、四中心”战略,致力打造面向汉江流域纵深交流的“城市会客厅”,助力襄阳文旅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匠心筋骨” 打造异面造型
项目综合展馆外观独特,造型新颖,但对项目团队来说却是个不小的考验。展馆外立面向外延展再对内收缩,整体造型像是一个盈梯而下的“茶梯田”,要想完成这一设计要求,传统的立柱支撑根本无法满足。
为满足建筑外立面造型需求,项目部采用71根最大长度10米、最高高度9米、最大倾斜角度达36°的圆斜柱替代传统的立柱支撑,承托建筑结构的变形部位,来实现工程设计的异面造型。然而,超高斜圆柱混凝土的浇筑并非易事,其模板加固及支撑体系施工与常规斜柱施工相比也更加困难。
通过专项研究,项目团队决定采用承插式盘扣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局部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进行配合加固,同时圆斜柱采用1:1定制不同夹角切面的钢模或复合塑料定型化模板,专用圆形抱箍加固形式,从而使斜柱稳固成型。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避免出现因柱体倾斜而造成柱底混凝土蜂窝、麻面等问题,项目团队对症下药,在柱体表面设置2个“观察口”,便于振捣棒的下放和对混凝土振捣情况的观察,同时采用分段浇筑、初凝前二次浇筑的方式,解决了柱底部压力过大、振捣不密实、气泡难以排出等问题,不仅有效满足了斜柱的应力要求,同时也使得展馆的内“芯”既高大又秀美。依托技术总结,项目团队自主研发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斜支撑地锚》《一种斜柱模板支撑结构》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量体裁衣” 织就曲面外衣
对于这座建筑来说,“秀外”与“慧中”同样重要。在设计上,项目综合展馆为异形玻璃屋面,每个单元板块的空间关系、角度变化不尽相同,呈现不规则弧线中心对称造型,总面积约7300平方米,相当于1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如何解决异形幕墙设计图纸无法直接指导现场施工的难题,智慧化的手段成为项目破题的“金钥匙”。
项目团队首先运用BIM逆向建模,重新扫描分析主体结构与幕墙连接辅助构件各类参数,通过对高精度三维模型与原有设计图进行坐标复核,深化出基于现状的异形幕墙空间模型,有效避免幕墙立柱与主体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的碰撞,实现精准定位。其次,项目团队通过BIM精细化应用,指导工厂模块化加工,在精准下料的同时,实现降低成本。项目团队依托“BIM技术的异形组合幕墙精准化施工工法”,采用预制构件的方式进行施工,不仅整体提升了幕墙面板拼缝质量,确保了弧形外观美观,而且极大程度地缩短了工期。
除此之外,项目团队还运用BIM建模技术,对展馆南北两处钢结构“飘带”及屋面桁架进行艺术效果重塑,将测算数据录入智慧系统中,构建3D模型,结合BIM模型提供的坐标数据以及现场实际,通过可视化交底和智慧工地系统校准,协助现场构件安装。金属质感的“飘带”与展馆流动的弧线造型浑然一体,让项目整体建筑造型变得更加活跃有生命力。项目先后获河南省建设工程“中原杯”BIM技术应用大赛三等奖,湖北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
“逐绿而行” 打造生态街区
绿色,是生态底色,也是发展本色。近年来,襄阳通过关于“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的实施方案,汉江生态城项目紧扣方案提出的“绿色发展先行区”总体定位,坚持将“生态优先、绿色建造”理念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做到生态环境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融合。
由16栋商业单体组成的艺术街区临近城市公园,“如何在建设过程中体现项目的‘绿色+人文’理念,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项目负责人说道。为此,项目在最短时间内组建技术攻坚团队,对绿色建筑、文化建筑两大目标进行逐一破解:在尊重原生地貌的前提下,将街区道路规划与水系网路进行“无缝对接”,实现城市水系和道路的有机结合;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绿色建筑新技术,实现综合节能达40%;同时利用全过程BIM建模控制、BIM综合管线排布及施工、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等,打造街区内“汉江之石”“云汉之河”“艺术连廊”等交融场景,呼应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与历史文化特色,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沉浸式泛文旅体验。
此外,项目团队认真落实“四节一环保”要求,避免材料浪费,严格节水、节电;采取扬尘喷雾系统、噪声震动控制、LED照明技术应用、雨水回收利用等新技术,有效节约资源用量,节约施工成本,将低碳环保绿色的理念贯彻到规划建设全过程,项目因此获湖北省、襄阳市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将全力以赴打造襄阳市“绿色生态地标建筑”。
远远望去,建设中的汉江生态城拥江而立,向湾而兴,春和景明,正绘就出一幅“风正扬帆正当时”的美好图景,将为襄阳打造国内知名“文旅IP能量场”、推动襄阳都市圈发展、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提供“会客之所”。(陈佳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