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为什么人生就像一场梦被浙江农村惊艳到了”——热点话题何以诞生?
最佳回答
“为什么人生就像一场梦”(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为什么人生就像一场梦被浙江农村惊艳到了”——热点话题何以诞生?
杭州12月9日电(邵燕飞)“被浙江农村惊艳到了”“浙江的农村究竟有多富”……这些年,互联网上频频出现上述词条,引发网友讨论。
这类话题并非无中生有。20多年来,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改变了千万农民面貌。12月2日至12月8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浙江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该省多个乡村,感受蝶变新貌,探寻发展规律。
因地制宜焕新“千村千面”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独特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千村千面”下,因地制宜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
云和梅源村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云和梯田的前哨站。层层梯田蜿蜒迂回、四季分明,为梅源村带来了“井喷式”流量。近年来,该村抓住机会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民宿、茶馆等一批新业态让村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红火。
“2016年,随着云和梯田景区的发展壮大,我毅然回到家乡创业,将老宅装修成民宿。”季发东是梅源村的返乡创业青年,多年来,面对村中也想经营民宿却无从下手的村民,他总是热心地与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截至目前,当地共有民宿40家,2024年民宿、农家乐收入预计达800多万元。
12月8日,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澄照乡金坵村,该村是景宁县的畲族村。(无人机照片) 记者 张祥毅 摄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有着民族特色优势。在该县金坵村,畲族歌舞、婚嫁表演等几乎每天上演。今年56岁的叶章林参与演出近万场,他的唢呐一响,全村人就知道“又有游客来了”。仅演出这项,叶章林一年便可增收2万余元。
“过去,金坵村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和外界相连,依托特色优势,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金坵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兰文忠受访时说。
鸡子粿、咸汤圆、水索粉、游埠豆浆、大饼油条……地处衢江和游埠溪交汇口的兰溪游埠镇是浙江四大千年古镇之一。如今,这里还保留了一部分水运时代的生活习俗,吃早茶就是其中之一。
通过“文旅+美食”“摄影+早茶”等路径,游埠打响早茶街文旅品牌,慕名前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据悉,当地还搭建游埠小吃食材保供基地,将农特产品以订单形式定点供应至老街餐饮店,带动产业链发展;与学校合作,对美食产业人员进行培训,3年来创造500多个岗位,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青春力量注入“源头活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青年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拥有创新的想法、前沿的理念、高效的执行力。引领更多“青春力量”投身乡村建设,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汩汩“源头活水”。
浦江新光村曾是一个只有28人留守的“空心村”。2013年,该村修复古建筑、美化村居环境,引来年轻创客。通过“古村落+创客+农文旅”的发展模式,新光村在乡村旅游的拥挤赛道上突出重围。
陈青松是新光村的首位创客。2015年,他招募了其余20多名青年创客,包下村里的十几幢古建筑,将它们改造成展示浦江非遗技艺和运营各种文艺产品的创意工作室,同时,还在单幢古屋“廿玖间里”创建了青年创客基地。
12月4日,新光村润德堂,观众聆听乡村音乐歌手演唱。 记者 张祥毅 摄如今,新光村返乡入乡创业者超100位。古老与现代元素融合在一起,不仅让新光村成为中国知名的“青创村”,还吸引各地游客蜂拥而至。从事梨膏糖制作的李清标表示,自家的梨膏糖蹭上新光村的“文旅热”后,销售额成倍增长。
每到假期,位于金东“归乡·八仙积道”的白鹭营地引来大波游客。营地负责人赵周翀是“90后”,当得知公司要在家乡打造文旅项目时,他主动请缨,归乡负责新营地建设。“营地为周边村民提供了许多工作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归乡·八仙积道”以“共富带”串联三个村庄、一条老街、一个景区、百余亩稻田、百余亩果园。品牌为“归乡”,寓意故乡呼唤游子回归。多年来,包括赵周翀在内的大批归乡人来到“共富带”创新创业,为乡村焕新注入不竭动力。
据了解,浙江已率全国之先将农业农村人才纳入浙江省级人才支持计划,优化高校毕业生入乡创业就业补贴政策,每年新增乡村产业项目用地指标优先支持乡村人才创业……多措并举下,万千青年人才已在乡村实现“诗和远方”。
科技创新点燃内生动力
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招。从发展现代农业、壮大绿色产业到保护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科技正擘画出乡村新图景。
位于杭州的“谢径安·传化农创村”立足萧山浦阳镇谢家、径游、安山三村,通过政府主导、企业驱动、村农主体、公益赋能,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步入该村,未来感的场景随处可见——
育种科研温室配备了温室、气候室、网室等功能,帮助生物育种企业抢占市场先机;智能播种车间里,工作人员只需动动手指操作系统,一粒粒种子就精准掉落穴盘中,再经流水线完成覆土、喷水以及码垛等工序,便可静待萌芽……
12月2日,航拍“谢径安·传化农创村”的区域特色产业基地。(无人机照片) 记者 张祥毅 摄此外,农创村还启动“传化·慈善大棚”项目,与周边农民共享科技成果。张春英就是该项目的受益者之一,她家番茄大棚今年六月的产量高达4000多斤,甚至种出了重达一斤的“番茄王”。
遂昌湖山乡处在连绵山脉间,当地的仙侠湖是浙江省第三大水库。过去,仙侠湖航道侵占严重,湖面存在大量违规养殖设施。传统人工巡检方式效率低,而且水面污染反复出现。为破解这一难题,仙侠湖创新引入无人机巡检,开启“天眼”模式。
湖山乡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翁强表示,无人机“上岗”后,不仅让执法更高效,还为执法队节省大笔经费。在仙侠湖畔的湖山村,网格员林土香也颇有感触。她坦言,有了无人机的监管,村庄道路更通畅了、村容更整洁了,无人机已然成了守护当地百姓生活安宁与美好的“大功臣”。
随着环境越来越美,2020年以来,湖山乡通过集聚智慧服务、数字培训等领域长期驻留和分时办公相结合的业态,逐步培育发展软件开发、数字应用等开源产业。这片生态宝地,已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科创高地、青年聚集地。
事实上,放眼全国,越来越多的乡村也拿起“因地制宜”“青年赋能”“科技创新”这三把“斧”,一改往日面貌。景美、业兴、人和、共富,一幅幅美好乡村画卷正在中国大地上徐徐铺展开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