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康复治疗师日语为什么要这样不应仅是做理疗的工匠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4-12-07 05:42:2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日语为什么要这样”康复治疗师日语为什么要这样不应仅是做理疗的工匠

  2024年广东省康复治疗职业技能竞赛省级决赛比赛现场。甄晓洲/摄   在医院康复科,除了康复医生和护士,还有一群人在帮助患者,他们就是康复治疗师。“有人以为,康复治疗就是给患者掰掰胳膊动动腿,这个观念太过时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康复医学科主任胡昔权教授说,康复医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服务内容不断“进化”,服务覆盖范围在扩大;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其康复需求尚未被充分满足,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培养亟待加强,康复医疗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胸外科,康复医生会在手术前帮助心肺耐力不足的患者进行心肺功能锻炼训练;在产科,康复治疗师会指导产妇进行产后盆底肌训练,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出现……近日,一场康复治疗师的技能“大比武”吸引了众多年轻的专业人才现场比拼。在2024年广东省康复治疗职业技能竞赛省级决赛中,17支队伍的68名优秀康复治疗师与康复护士,分别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吞咽治疗、康复护理4个专业赛道中,展现他们的康复治疗临床逻辑推理能力与操作技能。   此次比赛中,中山三院康复治疗师张潇雅获得物理治疗赛道一等奖。作为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医科大学的访问学者,她系统学习了美国物理治疗博士课程,她可以用英文与患者沟通、开展治疗,并且为治疗专业提供翻译工作。   随着医学理念和技术的进步,医疗服务从以往聚焦疾病的诊治,到如今关注“预防-诊断-治疗-康复”。胡昔权介绍,康复医学的服务范围从过去侧重颈、腰椎关节痛,中风、偏瘫、外伤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和言语功能康复,到如今重视患者中风后的认知功能和吞咽功能康复,以及脊髓损伤后、肿瘤术后、老年功能衰退、儿童发育、产妇产后等特殊人群的康复,我国康复医学有了长足的发展。   张潇雅从事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脊髓损伤、脑外伤等)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有10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在她看来,康复治疗师必须兼具基本临床医学知识和丰富的康复治疗知识,且能同时对疾病产生的活动障碍层面,以及周围环境对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有脑力和体力,根据分析得到的结果,制订恰当的治疗计划并执行。   “由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基础是神经的可塑性理论,神经的可塑性需要较长的时间。”张潇雅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受到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威胁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面对长期处于痛苦中的患者和家属,康复治疗师首先自身不能放弃希望和动力,要在几个月甚至长达几年的康复期内,依赖对一类疾病长期发展预后的判断,始终对患者进行指引和教导。   张潇雅坦言,这个职业虽然辛苦,但成就感也很强。比如,有的卒中患者从几个月都坐不稳,康复到两个月能动一下腿,最后可以重新站起来。再比如,突发疾病的研究生从无法感觉到自己的脚,双下肢严重肌肉萎缩,到能够继续学业。“他们的康复,让我们深刻意识到自己的职业对别人人生的影响,认识到坚持的意义。”张潇雅说。   中山三院治疗师谢纯青说,从事这个职业,让自己开心的点很简单――患者的机体功能有进步、有突破。比如,当她给患者做吞咽造影,发现患者吃东西时可以很好地吞咽了,自己就会非常开心。   但是,康复人才的培养速度远远赶不上老百姓对康复医疗的需求。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8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2人。“目前,我国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比例尚未达到该目标比例,缺口约为1/2。”胡昔权坦言,近几年,他们医院康复治疗科的门诊量增加了大约30%-40%,康复科床位时常爆满,患者的康复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谢纯青毕业于中山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从事康复治疗工作15年了,一直专注于“吞咽与语言康复”。她在此次大赛中,获得语言/吞咽治疗赛道一等奖。她很庆幸自己毕业后能踏入吞咽语言康复领域,加入了一支优秀的吞咽康复团队。她跟过国际康复专家查房,近距离观察和学习国际专家的临床思维和实践操作,在专业上得到很大的成长。   “大赛不仅要求我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求我们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谢纯青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此次大赛考核的内容非常丰富和全面,不仅包括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还涉及到临床治疗决策与方案制定。在考核中,有一项名为“声门上吞咽法”的操作题,这是一项很简单的操作,很多人也知道这项训练的重要性,但真正能够很好地落实实施的人不多。   谢纯青解释,自己在临床上如果遇到有误吸风险的病人,一定会指导患者进行该项训练。该训练有一个步骤是需要屏气的,她一般都把听诊器放在患者颈前区去监测患者是否真的屏住气,“这一监测方法在教科书上是没有的,这应该是我操作过程的一个加分项。”   “康复人才的培养速度,远远赶不上老百姓对康复医疗的需求。”胡昔权呼吁,医科院校亟须加大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力度,并开设相关专业,同时也欢迎有志从事康复医疗工作的临床工作者转换职业赛道,成为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目前,康复专业学生本科毕业就能进入医院康复科工作,不过,不少三甲医院对康复医师的学位要求也渐渐提高到硕士或博士。   谢纯青求学的时候,国内康复治疗学的本科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教学资源和专业设置都相当有限。为了使学生和康复治疗领域的国际水平接轨,老师们都使用国外的教材备课,还外聘了香港的教授到中山大学上课。这几年,我国康复方面的教材逐渐完善,各专业基本都有相应的教材。谢纯青深刻感受到了社会对康复人才需求的急剧增长和重视程度的显著提升。   张潇雅说,30年前,大学附属医院的康复科主要接收大专、中专毕业生。10年前,康复人才基本都要到国外求学。当时,国内只有几所院校开设了康复治疗领域的硕士专业,博士专业更是寥寥无几。   如今,国内的医学类本科院校纷纷开设了康复治疗学专业,并且专业方向更加细化和明确,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与听力治疗等,这为培养更专业、更精细化的康复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教育体系的完善上,更反映了社会对康复治疗的认知和需求在不断提高。张潇雅说:“以前患者普遍意识不到位,不知道可以康复,现在这方面的意识越来越强了。”   康复专业的学术会议与培训班越来越多,这些活动不仅推广了国内适宜的康复治疗技术,还积极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康复理念和治疗方法。有些省份甚至实行康复治疗师的规范化培训,这标志着康复治疗行业正逐步走向标准化和专业化。   如何吸引更多的新生力量加入这支队伍?谢纯青认为应该加强临床实习和实训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与患者接触的机会,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开展科普活动,向公众普及康复医学的知识和理念,让更多人了解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和价值;多参加学术会议,让康复治疗师的身影与声音在医疗专业界有更多的亮相。   谢纯青强调,康复治疗师是健康守护者,不仅仅是做理疗的工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梅西和迈阿密中国行取消,原定迈阿密 11 月将对阵中超球队,背后原因可能是什么?如何看待此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