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丨我们的春节,世界明明是第一次有了喜欢的人原文的春节
最佳回答
“明明是第一次有了喜欢的人原文”艺评丨我们的春节,世界明明是第一次有了喜欢的人原文的春节
(原标题:艺评丨我们的春节,世界的春节)
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将迎来春节。跟以往相比,这个春节会有一些不同,这将是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
北京时间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该怎么解释春节呢?俗语说它是“百节之首”,诗人说它“春风送暖入屠苏”,它牵引父母眼中的期盼,它指引游子回家的脚步。学者说它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基于中国人在漫长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承载着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习俗礼仪、技艺与知识,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生命意识、伦理道德、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
它是古代的岁首、正旦、元日、元旦,它是现代中国人的超长假期。《尔雅·释天》称:“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其中的岁、祀、年、载,就是当时人们对年度周期的称谓。汉朝中期以后,岁首在正月初一,称为正月旦、正旦、正日。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对现代中国人而言,春节长假,是一年的终点也是一年的起点,是亲人的团聚和鼓励,是盘点庆祝收获的节日,更孕育再次出发的力量和温暖。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朝代如何更替、社会环境如何变迁,围绕辞旧迎新、吉祥平安、团圆和谐的共同主题,家家户户的中国人写春联、剪窗花、贴年画,采购年货、烹制节日食品、祭祀灶王爷、礼敬天地、祭拜先人、家人团聚,吃年夜饭,围坐守岁、走亲访友拜大年、逛庙会、闹社火、赏花灯……这些文化民俗融入一代代中国人的血液和生命。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春节,根据不完全统计,如今,近20个国家和地区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文化盛事。
和许多人印象中的非遗项目不同,春节不仅没有在现代化语境中缺乏了生命力,反而历久弥新,生命力更加旺盛。将春节向联合国申请列入非遗名录时,是因为我们珍视它,并愿与世界共享。
2022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即着手推动春节申遗工作;2023年3月31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提交了申报材料;同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我们有充分而且切实的理由将春节所蕴含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祈福纳祥友爱团圆”等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传递到更广阔的世界、传递给更广泛的人们。我们希望每个生命都能与这个星球和谐相处,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温暖和平地长大,希望问候和祝福代替战争和争执,希望世界能像一家人一样迎来一个充满阳光和希望的春天。
我们的春节,世界的春节——生命息息相通,人类命运相连,美好和平幸福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也恰是春节带给我们的。此次申遗成功,是我们送给世界的一份祈愿、一份祝福、一份礼物。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