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上海双年展:凯蒂·斯科特任主策有没有第一次爱的人展人
最佳回答
“有没有第一次爱的人”第15届上海双年展:凯蒂·斯科特任主策有没有第一次爱的人展人
11月6日上午,第15届上海双年展发出第一条信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宣布,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审慎决议,凯蒂·斯科特(Kitty Scott)被任命为第15届上海双年展主策展人,双年展主题为“花儿听到蜜蜂了吗?”(Does the Flower Hear the Bee?),这也是上海双年展历史上第一位女性策展人。
凯蒂·斯科特(Kitty Scott)
据悉,第15届上海双年展将于2025年11月8日至2026年3月31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上海双年展诞生于1996年,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也是亚洲及全球最富影响力的当代艺术盛事之一。斯科特女士将与其特邀团队一同展开工作,具体成员名单后续公布。
据龚彦介绍,自2012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为上海双年展的主办方暨永久主场馆。其整体机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2014年开始,主策展人的选择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题由主策展人,而并不是组委会来制定。主策展人是国际学术委员投票选举产生,策展团队由主策展人组建。 这让上海双年展始终坚持学术高度,以更开放的事业去面对国际议题,同时帮助中国艺术家可以站在一个真正的国际舞台上发声。
对于“花儿听到蜜蜂了吗?”的主题,凯蒂·斯科特阐述到“人类很早就知道当蜜蜂聚集成群,它们会彼此交流,共享信息。直至不久前,我们才发现这个交流网络的范围远不止于蜜蜂之间。研究表明,花儿也在收集信息。花儿‘听到’蜜蜂翅膀的振动,从而在蜜蜂出现时分泌出更加香甜的花蜜。”第15届上海双年展旨在创造艺术作品、观众与环境之间,多样、全新的感官交流方式。展览将立足于不同智慧模式的交汇点,将人类与非人类智慧同时纳入考量,并从自然与文化中汲取智慧。艺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片丰饶之地,让我们身临其境、彼此相联,在群体内部及群体之间建立起更加牢固的关系,并与“人类以外的世界”和谐相处。在第15届上海双年展上,每一位观众都将如花儿一般意识到,听到蜜蜂的到来至关重要。
凯蒂·斯科特是一名策展人和写作者。她目前在加拿大慈善机构船缆及福戈岛艺术驻地任策略总监。她曾在渥太华的加拿大国家美术馆任副馆长兼主策展人,在安大略省美术馆任卡罗尔及莫顿·拉普现代和当代艺术策展人,在班夫艺术与创意中心任视觉艺术总监,在蛇形画廊任首席策展人,在加拿大国家美术馆任当代艺术策展人。她为众多艺术家策划过展览,包括弗朗西斯·埃利斯、珍妮特·卡迪夫&乔治·布雷斯·米勒、陈佩之、彼得·多伊格、杰弗里·法莫、西斯特·盖茨、布里安·容根、林荫庭、戈登·马塔-克拉克、希尔克·奥托-克纳普、荣恩·特拉达、尹珍美。她联合策划了第10届利物浦双年展(2018年),在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2017年)的法国馆呈现了艺术家杰弗里·法莫的创作。她还是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2012年)核心工作团队成员之一。斯科特是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收藏品国际委员会成员。
对于上海这座城市,凯蒂·斯科特认为“上海为这次展览的核心理念提供了一个真正独特的背景。作为至少自19世纪中叶以来全球现代性的关键表达地,它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由不同(有时甚至冲突的)文化交汇、新兴社交空间和共处形式定义的城市空间。如今,它继续成为定义新归属形式的城市,既拥有丰富的历史,又面向未来。第十五届上海双年展旨在回应并从这座全球化城市中汲取灵感。”
上海双年展从第1届以“开放的空间”为主题,经过第2届“融合与拓展”、第3届“海上·上海——一种特殊的现代性”、第4届“都市营造”、第5届的“影像生存”,第6届“超设计”、第7届“快城快客”、第8届“巡回排演”、第9届“重新发电”、第10届“社会工厂”、第11届“何不再问”,第12届“禹步”、第13届“水体”,直至第14届“宇宙电影”,上海双年展始终以上海城市为母体,秉持支持学术与文化创新的使命,以开放的视野持续追踪全球语境下的社会变革及知识生产趋势,成为每两年一次集结于上海的大型国际当代艺术展示与交流平台。
在凯蒂·斯科特看来,上海双年展这个展览平台近三十年前创立以来,它已成为一个促进国际跨文化对话的平台,展示了今天亚洲和全球一些最激动人心的艺术作品。双年展的希望之光在于其引领我们走向未知和未来的能力。我们把艺术作品视作变革的积极推动者,而非当下的静态图像,突出艺术作品的教育作用,为我们指引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