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十日谈为什么用日语怎么说语音|赵蕾:我与国际艺术节的缘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4-11-02 01:26:3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为什么用日语怎么说语音”十日谈为什么用日语怎么说语音|赵蕾:我与国际艺术节的缘

我以记者、导演、院团管理者的身份参与了国际艺术节的发展。

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金秋季节开幕了。一转眼艺术节已经走过了23届的历程,而我也有幸以记者、导演、院团管理者三个不同身份见证、参与、亲历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成长与发展。

1999年首届艺术节举办时的火爆场面和观演群众高涨的热情欢呼至今仍历历在目。那时,我作为文艺记者参与报道了这一国际艺术盛会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改革开放20周年之际,上海能举办国际性的艺术节,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当时我主跑戏曲条线,在那一个月里,我几乎把戏曲类演出都看了个遍,开阔自身视野,因为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有许多剧种我也是第一次现场观摩。那时,观众们带着走进万花筒的眼花缭乱和新鲜感步入剧院,又带着七嘴八舌的谈笑和后劲十足的回味离开。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演出的藏剧《文成公主》、重庆市川剧院演出的川剧《金子》和安徽省安庆黄梅戏二团演出的黄梅戏《徽州女人》,这三场演出都座无虚席。大家对藏剧和川剧都带着好奇,尤其是藏剧,是有语言门槛的,但是观众都非常专注,精彩之处掌声雷动,艺术的语言在那一刻连接起表演者与观众的内心。黄梅戏是上海观众相对熟悉的剧种,地域亲缘性强,又是著名黄梅戏演员韩再芬主演,吸引了不少戏迷冒雨前往,现场氛围热烈有序,展现了上海观众极高的素质。

2004年我到了电视台工作,开始参与各类节目和晚会的策划与导演,工作异常忙碌,但每年到了金秋十月,总会关注艺术节的动态。我也曾多次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导演的身份参与到艺术节中,记忆中先后在国内建成的首家国际性高等级综合剧院上海大剧院、当年最新建成启用的东方艺术中心等剧场拉开过那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大幕。与团队共同策划开幕仪式及晚会的内容,碰撞出不少创新的点子,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美好的回忆。

2022年8月,我又到了上海歌剧院工作,成为文艺院团的艺术管理者,也就有了更深度参与艺术节的机会。记得去年11月10—12日,我们上海歌剧院创制的原创舞剧《永和九年》作为艺术节参演剧目在上海大剧院完成了全球首演,从而跨出了全国巡演的步伐。在今年第23届艺术节中,我们上海歌剧院共演出4台9场演出,其中院长许忠执棒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日乐团(以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为主要班底)、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前不久在上海展览中心户外喷泉广场完成了“贝多芬马拉松”一天九部交响曲。11月15—7日,上海歌剧院全新制作的莫扎特歌剧《唐璜》作为本届艺术节唯一一部全景舞台版歌剧即将献演,目前已有一场售罄,备受瞩目。相信无论我以什么身份参与艺术节,最要的身份就是一名普通观众,我始终会关注并陪伴艺术节,继续延续这份不解之缘。(赵蕾)

(责编:美联储本周维持利率不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