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跨海成就“为什么这样说 英语双通道” “侨都”深融大湾区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4-12-09 17:22:1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为什么这样说 英语”跨海成就“为什么这样说 英语双通道” “侨都”深融大湾区

  连接港珠澳大桥与江门台山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即将“上岗”

  跨海成就“双通道” “侨都”深融大湾区

  连接港珠澳大桥与江门台山的国家级重点跨海通道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即将“上岗”,这代表着江门即将进入“双通道”时代。从高速公路到轨道交通,从跨江到跨海,江门“张开双臂”拥抱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核心城市。条条大道通“侨都”,江门“侨都赋能”“港澳融合”工程驶上“快车道”。

  跨“海”成就“1小时”交通圈

  江门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江门要建成珠江西岸交通枢纽城市、形成1小时通达珠三角主要城市及周边干线机场的交通圈。今年,随着深中通道与黄茅海跨海通道的通车,“双通道”时代来临,“1小时”交通圈也初步成型。回顾江门交通历史,达成这一目标,江门用了超过1个世纪。

  江门五邑水网密布,内河航运发达。19世纪末,江门是珠三角西岸的内河航运枢纽。在江门北街、长堤,运营着往返香港、广州、粤西等地的货轮、客轮。其中,内河客运航线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停运,而内河航运至今仍然繁忙。

  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江门主要交通方式转向高速公路。佛开高速、开阳高速、江鹤高速、江珠高速、新台高速、江中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广中江高速、开春高速、中开高速,30多年间江门高速路网逐渐织密,走高速前往广深等地成为江门市民的“首选”。

  但江门人还有一个百年“铁路梦”。1909年通车的新宁铁路,曾是全国最长的侨办民营铁路。但在1939年被拆毁后,江门在轨道交通方面一直处于“空白”。直到2011年广珠城轨江门支线通车,江门走上了轨道交通的“快车道”。随着江湛铁路的通车,深江铁路、珠肇高铁等建设推进,江门正逐步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

  瞄准珠江西岸交通枢纽城市这一目标,江门在新世纪快步疾走。但要达成这一目标,江门必须跨越众多江与海。从1988年外海大桥通车开始,江门交通已经逐步克服跨江难题,但仍未跨过大海。珠江流域八门出海,最西边的出海口便是位于新会的崖门,崖门往外即为黄茅海。一道黄茅海,分隔江门西部地区与珠海,让江门与港珠澳大桥处于“通而不连”的状态,也让江门与珠海、香港之间隔着一道“天堑”。

  因此,无论是要达成“交通枢纽城市”这一目标,还是拥抱港澳、加速融入大湾区,江门都必须实现“跨海”。

  为此,一条全长约31公里的跨海通道凌海而起,连起黄茅海两岸的珠海与江门西部地区。即将通车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其重大意义就在于此。

  “张开双臂”拥抱大湾区东岸

  “双通道”时代,意味着江门东西部在交通上将更加均衡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展开江门交通设施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江门东部,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快速路密集分布,高速出入口、车站、机场航站楼星罗棋布。随着深中通道的通车、深圳机场江门航空港的投入使用及深江空港快线的运营,江门东部前往深圳更加便捷,市民1小时左右可达深圳机场。

  相比之下,江门西部台山、开平、恩平等地,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密度较低。当地市民无论是向西前往粤西地区,还是向东前往珠海、深圳、香港、澳门等大湾区核心城市,交通出行的选择较少。从江门台山市赤溪镇黄茅海边向东望去,对岸就是珠海金湾区。然而若想抵达对岸,需要北上绕道,先进入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再通过崖门大桥跨越崖门水道,最后向南折返。这样的行程不仅耗时费力,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因此,黄茅海跨海通道最大受益者将是江门西部地区。黄茅海跨海通道连接港珠澳大桥,东起珠海市金湾区平沙镇,跨越黄茅海水域,经江门台山市赤溪镇,终点位于江门台山市斗山镇。项目全长31公里,其中跨海段约14公里。在通车之后,香港到江门台山的车程只需约1个小时。

  而从粤港澳大湾区整体交通网络的全局观察,港珠澳大桥串联起香港、澳门、珠海,运营6年至今,日益成为大湾区发展“纽带”。黄茅海跨海通道成为港珠澳大桥向西辐射的延伸,打通珠西交通格局,与港珠澳大桥、西部沿海高速共同构成“香港—珠海—江门—粤西”大通道。这也使得江门“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放大。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梁立农认为,黄茅海跨海通道东接港珠澳大桥,西连西部沿海高速,在广东省内将形成一条沿海经济大动脉,提高粤西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居民的生活往来效率。

  从高空俯瞰,深中通道在北面让江门连接深圳,黄茅海跨海通道及港珠澳大桥则在南面让江门地区连接香港、澳门。“双通道”犹如双臂展开,让江门“拥抱”大湾区东岸城市。因此,黄茅海跨海通道一方面与深中通道等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将加快大湾区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它使江门成为大湾区发展效应完整辐射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重要拼图——向东“牵手”珠海融湾,向西“拉近”阳江融圈,让大湾区影响力进一步向西延伸。

  “开放之路”更宽

  对于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后,江门台山与香港往来有多便利,经常往返香港和台山之间的港商林荣灿体会甚深:“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后,预计75分钟我便可以到家。”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后,他可以驾车从台山赤溪出发,经黄茅海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直达香港。

  往返台山与香港的时间距离,代表着江门五邑与海外华侨之间的心理距离。江门作为“中国侨都”,53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遍布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台山又被誉为“中国第一侨乡”。如今的台山市端芬镇海口埠,位于大同河与端芬河汇合处,在历史上是“广府人出洋第一港”。当年,江门五邑乡亲乘船沿着内河出洋,到达香港、澳门等地后,再前往世界各地。可以说,离开五邑家乡后,港澳成为了大量五邑乡亲离国的最后一站。而当海外华侨华人衣锦还乡时,又从世界各地取道香港,返回五邑故乡。“江门—香港”就是海外华侨华人与故乡之间的枢纽通道。

  在历史上,这条通道最初是水路,随着新宁铁路开通又短时间成为水铁联运;改革开放之后,这条通道逐渐被公路取代。但无论何种方式,绕过珠江口、黄茅海,成为海外华侨华人出洋和归家必经一程,而且路程遥远艰辛。

  如今,有了深中通道与黄茅海跨海通道,“双通道”加持让“江门—香港”通道从“山长水远”变成了“朝发午至”甚至“朝发朝至”。交通上的便利,缩短的不仅仅是江门与香港的行程时间,更让江门与海外华侨华人之间的心更近。

  日前,一众台山籍侨领提前走上黄茅海跨海通道,感受跨越大海的万千气象。巴拿马西部中华公所秘书长李志思激动地说:“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后,为家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美国旧金山曾三省堂主席曾荣欢表示,看到家乡巨大的变化,他深感自豪,希望更多海外华侨回乡投资兴业。巴西广东同乡总会秘书长梅玉娟表示,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影响力,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黄茅海跨海通道的通车,为江门“侨都赋能”“港澳融合”工程增添“快车道”。江门有着以“侨”为桥、走向国际的雄心壮志。“双通道”拉近了江门与华侨华人、与国际之间的距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沿着“双通道”,大江之门蹈“海”而行走向世界。(陈卓栋 江轩)

  来源:羊城晚报

(责编:私教离职后充100万健身卡女子欲退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