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读懂中国的改革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的英文决心
最佳回答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的英文”在广州,读懂中国的改革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的英文决心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日月盈昃,斗转星移。“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第五度来到广州。
这是一场让世界读懂中国改革决心的会议——
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以“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发展新机遇”为主题的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今天在广州正式开幕,展现改革给中华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这是一场让世界读懂发展机遇的会议——
开放之路,不变之约。超过600位来自全球的知名政治家、学者、业界领袖及国际组织代表等重量级嘉宾,将再次会聚广州,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对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时代使命和世界意义,为动荡变革中的世界注入更多中国智慧与时代力量。
会场内,大家思想激荡、观点交锋;会场外,“再造新广州”实践火热。广州之变,亦是中国之变。进入“读懂中国”时间的广州,将为世界一探这个古老国度何以历经风雨而活力常在,提供一扇绝佳窗口。
改革的“田”
1984年,如今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是一片蕉林滩涂,几乎没有人能想到,这片被称为“广州西伯利亚”的地方,会迅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6.5%的广州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约40%工业产值、44%实际利用外资、17%税收收入和15%GDP。
一片改革的“试验田”,崛起了现代产业发展高地。广州经开区交出的亮丽“成绩单”,正是以改革促发展的生动缩影。
40多年来,广州以一股敢闯敢试敢干的锐气,一次次突破体制改革“痛点”,创下无数个“全国第一”:1984年,广州率先在全国“顶风”放开蔬菜价格,打响价格改革“第一枪”;两年后,拟定全国最早的开发区条例——《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1987年,全国第一个劳务集市在广州越秀开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首次实现“双向选择”……
当改革步入“攻坚期”“深水区”,站在更高起点上的“放管服”改革次第展开:全国首创市政公用服务“六联办”、率先建立工程审批信用监管机制、成立全国首个知识产权保险中心、建设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首创以地方性法规保障青年创新创业环境、首创“离岸易”综合服务平台、首创商事登记确认制、首创港澳工程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标准体系……
发展无止境,改革不停步。在广州,改革“试验田”的边界不断拓展,向海、向新,在“湾区之心”南沙,拥抱世界天地宽。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盘大棋的“棋眼”,广州南沙承担起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重大战略性平台的使命。自2015年挂牌到2023年6月,南沙自贸片区共计130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充分彰显了广州南沙改革开放创新“试验田”作用。
从广州南沙,到大湾区,再到中国。一场场改革接力刻写时代的年轮,一场场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活实践正在我们面前发生,鲜明地向“读懂中国”与会嘉宾阐释、宣示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
开放的“窗”
德国荣根集团总裁彼得·荣根是“读懂中国”的“老朋友”,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1970年,31岁的他从香港坐着绿皮火车来广州参加广交会,从此与中国、与广州结下不解之缘。
“透过广州,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整个开放历程,广州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缩影。当下,全球化进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意味着,各国之间必须要有勇气保持对话,而且要进行开放、深入且平等的对话。”彼得·荣根曾对记者说。今年,85岁的他再次参加“读懂中国”会议,每次参会或到广州“就像回家一样”。
“读懂中国”在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有心人或许知道,此处是原广交会会场之一的锦汉展览中心旧址,作为城市地标见证了“广交会”这个世界级IP的荣光。前不久结束的第136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首次突破25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出口意向成交额接近250亿美元,与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当此之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作为全球唯一长盛不衰的商贸大港,广州从2000多年的栉风沐雨中,提炼出以“开放之不变”应对“百年之大变”的答案。
以开放之姿,迎接四方贵客。近年来,广州成为外国政要访华的热门城市。去年,在时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到访广州仅仅10天后,法国总统马克龙也选择广州作为中国之行的目的地之一。今年,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美国旧金山市长伦敦·布里德以及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等多位国际政要相继访问广州,推进经贸文化交流合作。
以开放之姿,吸引、赋能外资。近年来,广州持续展现出独特的外资“虹吸力”:去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达到了6629家,增长92.6%,占全国12.3%。今年上半年,新设4054家,达成46%的高增长,占全国15%,数量位居一线城市之首。
从千年前的丝路发祥地,再到如今每5家世界500强企业就有3家在广州投资,广州始终保持张开双臂的开放姿态,让这里成为世界观察中国、走进中国的重要窗口。
交流的“桥”
中国希望世界读懂中国,世界也需要读懂中国。
从何处开始读懂?“我们创办‘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实际上一开始就坚持三个‘读懂’,就是读懂中国、读懂世界、读懂百年变局。”在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创始会长、学术委员会主席郑必坚看来,减少“读懂赤字”是这场国际会议的使命。
评价会议效果,数字最真实。十年来,“读懂中国”的参会人数屡创新高,越来越多的中外知名人士投身其中,为之贡献智慧与力量。今年,“读懂中国”的“朋友圈”继续扩大,参会外宾人数远超往届。截至目前,已有100位国际及中国港澳地区代表确认参会,包括9位前政要,还有16位部长级官员、2位驻华使节以及数十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精英和领军人物,将与我国政界、学界、企业界等代表就中国发展战略和对外关系交换意见。
“这既说明‘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海外影响力越来越大,也说明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希望能够通过‘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这个平台,开展对话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广泛共识。”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徐伟新说。
世界舞台的聚光灯将再次投向广州。会场内,经济全球化、能源变革、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从大会演讲到平行研讨会、专题会议,几乎每一个议题都可在广东、广州找到鲜活实践。会场外,小林漫画展、无人机表演、岭南文化展演……广州将聚焦“读懂中国、品味广州”主题同期举行多场活动,让与会者共同品味千年商都的现代活力、四季花城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