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为什么这样mv国,有一种社交叫乒乓
最佳回答
“为什么这样mv”在联合为什么这样mv国,有一种社交叫乒乓
一脚踏入了“天堂”
我从小就喜欢打乒乓,小学、中学和大学时都是校队队员。可是到美国十几年间,忙于谋生,加上美国不大重视乒乓球运动,所以一直没啥机会打乒乓。直到2006年,被中介公司介绍进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后勤部做IT工作,才听说联合国里有个乒乓俱乐部。我马上请同事带我去看看。
联合国总部的主楼大厦有三十九层楼,乒乓俱乐部最初是在屋顶上增建的一个大房间里。那里放着三张台子,水磨石地板,地方宽敞,灯光明亮。我这个多年来一直没看到球台的人,真是喜出望外,像是一脚踏入了“天堂”。我得知俱乐部成员一年交十元会员费,大家利用中午一小时的休息时间到此练练手,杀上几盘。球瘾重的,下了班可以继续尽兴。好极了!我立刻感觉如鱼入水,玩心难耐!回到家,我马上翻出出国时带来的尘封多年的乒乓球拍,买了新胶皮贴上,对它说:“老伙计,这下可算有用武之地了。”我挑了最好的球,只等上场挥拍了。
与“韩国队”比赛
第二天,我来到俱乐部,开始结交诸多球友。其中多数是华人,水平都不错,还有美国人、韩国人、菲律宾人、牙买加人、波多黎各人等。
最先来找我打球的是苏珊,她是欧洲裔的美国人,金发碧眼,热情真挚,十八岁就进入联合国工作了,一直是俱乐部女球友里打得最好的。我刚和她练球就知道她很有底蕴,球速很快,她的特点是手握横板经常出其不意反手一板得分。其丈夫特拉维是联合国退休的印刷职工。他是牙买加白人,个子高挺,一头卷发,既是指导,又是陪练。他的脸部轮廓像希腊雕像一样精致分明。两人因喜欢打乒乓而结下了姻缘。
我与一位打横板的朱姓男同事攀谈起来,想不到他竟是我姐姐安徽大学英语系的同学。他说大学里看到我姐姐拿着球拍与同学一起去校队集训或比赛,很是羡慕。于是我们立刻成了好朋友和打球的同伴。这位朱先生是联合国中文部的翻译。他英文好,人又儒雅。我们选他做了俱乐部主席,负责对外联络。他组织活动,让人绝对放心,一切妥帖。
另一位高手老梅是位中英文同声翻译,他个子高瘦,眉目清秀,戴一副秀郎架眼镜,标准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他打球动作十分正规,正反手起板漂亮利落。他九岁就在乒乓球上崭露锋芒,教练认为他是个好苗子。也许应验了那种说法 :打乒乓球的人聪明,脑子反应快。作为南京大学英语系的高才生,他经过多少磨炼才能成为同声翻译啊。我们经常边打球边向他学英文,其实也是想难倒他,问他“大满贯”英语怎么说。他对答如流:“Grand Slam。”难怪是个退了休还不让走的好翻译。
经常和我打球的还有一位韩国男同事,他叫马克,是专为开会准备音频视频设备的。他的球风准确犀利,适合捉对练球。他还经常热心地为我们组织到韩国人开的乒乓球馆里与那里的会员比赛。韩国球馆请我们做客队,只要来比赛,并不收费。开战前,这位同事内心很“撕裂”,是代表联合国出战呢,还是作为“韩国队”?我们都笑死。我们两个阵营,每个阵营都分AB两组,每组四男一女,还加一对混合双打。马克帮双方各打了一场,这样既满足了他是联合国队的自豪感,又成全了他的故国情。
联合国乒乓队与韩国乒乓球俱乐部成员合影
联合国乒乓队与韩国乒乓球俱乐部成员合影
我和那位同声翻译老梅在A组参加混合双打。虽然以前从没配合过,但比赛时很有默契,一个发球过后,另一个马上起板。一板不够,另一个立刻再补一板。这样赢下了关键一分。一番拼杀下来,联合国队A组赢,韩国队B组赢,皆大欢喜!最后每人凑资十元,让馆主买了一大堆外卖进来。大家吃得高兴,谈笑风生,拍照留念,从此结下了友谊。
常胜将军乔治
我们俱乐部里还有一位是广东台山人的后代,叫Kenny,是IT维修部的,比我小十几岁。他发球变化多端,比赛很会动脑筋,动作轻捷,技术全面。我俩经常配双打与外界比赛,配合默契。他在纽约美东地区交游广阔,打乒乓的好手他大都认识,还常能邀请到中国的高手前来表演。
其实,联合国里最不能忘记的、最值得骄傲的乒乓球手,应属乔治·布莱德。1971年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队访华时,美国队缺一位黑人运动员代表。于是他们找到了在联合国总部工作的乒乓球常胜将军乔治。当年的他年轻帅气,横板可左右开弓。他随美国队到访中国,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做出了贡献。
1971年4月10日晚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乘飞机抵达北京。 新华社发
许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美国队员相继辞世。他那年也已八十几岁了,是当时参加乒乓外交唯一在世的老队员,同时也仍然是我们总部出战运动会的男子主力之一。他虽不常来我们俱乐部,但一直在不远的一个球馆里担任教练。(令人痛惜的是,乔治在2021年被新冠夺去了生命)
偶像来到联合国
我们乒乓俱乐部的主席,经常能邀请到中国国家队、省队和直辖市队来联合国参观做客、指导和表演,曾请到了王皓、丁宁等几位国家队队员。他们可是我们心目中的偶像啊!午休期间大厅里球台一摆,王皓、丁宁他们漂亮地展开大板对杀,吸引了总部好多的工作人员和正在联合国参观的访客。平时哪里看得到这样精彩的场面?人们被中国队员纯正的球技、拼搏的气势所折服,不断鼓掌叫好。在场的华人都觉得十分长脸。
还有一次,俱乐部里挂着邓亚萍的大幅照片和欢迎横幅,高规格地迎接她和几位国家队队员来现场指导、演讲示范。那天,乒乓房里人们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大家先听她讲了一课,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引用庄则栋当年对他们国家队讲的话:“说到打乒乓,会用大臂打球的就好比是小学水平,会用小臂打球的是中学水平,会用手腕打球的是大学水平了,而会用手指打球的则是研究生水平了。”然后她叫我们轮流跟她打几下。大家都争相与这位国际名将对打几下,听取她的意见。她再和国家队队员给我们做了正手抽杀的示范。在她看来,我们没有一个队员的动作是标准和正确的。抽杀时手臂的摆动一定要结合腰部转动的力量,这样打出来的球才有力。如此近距离地接触邓亚萍,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能和她合个影更让每个人欣喜不已。
邓亚萍在联合国指导打乒乓
在我难忘的经历中,还有和山东队、天津队的交流。我们球队和山东队开展了友谊赛。不用说,跟他们比起来我们简直是不堪一击。不一会儿,我们都纷纷落马。派给我的比赛对手是个11岁的男孩。别看他个子不高,打出的球却成熟老练。幸而他故意“放放我”,一局球赛里我赢到3分。差距很大。不过我也听到了山东省队教练评价说,我是我们球员中搓球最好、动作最标准的人。
另外,天津队也跟我们进行了交流赛和表演赛。我也听到了天津队教练评论我说,很少看到女子发球花样这么多的。我不禁有些自喜,但也知道这只是业余水平,跟他们不能比。
纪念乒乓外交
我们俱乐部里的两张新的乒乓桌,是中国双鱼牌乒乓器材供应商捐赠的。在纽约华人举行的祖国各省市的同乡会之间的乒乓球比赛上,我们的乒乓球队也受到了邀请。主办人说,只要我们组队参加,已是为这次比赛添彩了,几百元的费用全免。在开幕式上,中国各省市球队排成一列列纵队,翘首听台上主持人发言:“2011年是中美开始乒乓外交的四十周年,我们这次同乡会的比赛,就是为了纪念难忘的中美乒乓外交,并且我们荣幸地请到了见证和参与这一事件的美国队队员乔治•布莱德先生。”接着是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站在联合国球队的一列队伍里,望着前面昂然挺立的领队老乔治,想到联合国和乒乓外交居然源远流长,为我能参与这样的活动感到庆幸和自豪。
1972年4月19日,中国乒乓球运动员访问位于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并进行表演赛,受到热烈欢迎。 新华社发
这次比赛,每队各出六名男选手、一名女选手。比赛开打后,我方队员个个争先,不畏强手,中文部就出了好几位选手,还有一位七十岁的美国犹太人,他是阿拉伯语的同声翻译。他平时削球稳健,很有经验。出乎很多人的意外,我们居然像一匹黑马,一直打到了两强决赛。跟我们决冠亚军的是上海队。我一想,是我的故乡队么。他们人才济济,实力当然不一般了。我心里既想联合国队赢,又想上海队赢。最好都赢,可那是不可能的,不觉莞尔一笑。
我队最后输掉了。我遇到了一位打短胶板的女子。她打过来的球很奇怪,我的回球像中了邪一样,老往网里钻,直到输了球,还没有适应过来。不过,在联合国队和山东同乡会争夺第二名时,我算立了一功。那时场上比分打平,我打最后一场。当时其他台子的比赛都已结束,人们都围到我们的台子边观战。我与对手比分交替上升,各得了两局之后,又在决胜局打到12平。双方都很紧张,不敢起板。最后在推挡对方反手位时,我想必须要有个突破,就忽然加大了力量,变成了一板反撕。这才以14:12结束了比赛。总的来说,在从来没有与外界比赛过的情况下,得了第二名,大家还是比较开心的。我们也开始乒乓外交啦。
联合国运动会纽约开赛
苏珊最喜欢找我比球。有几次我赢了她,她便对我另眼相看了。她觉得有了我的加盟,我们女子队更有实力了。于是就一直鼓励我和她们一起参加联合国运动会。我问:“什么是联合国运动会?”苏珊说:“就是联合国在世界各地的办事处之间的比赛。有欧洲的维也纳办事处、非洲内罗毕办事处,亚洲、北美洲等都有办事处。比赛项目有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还有各种田径比赛,跑,跳、投、游泳,还有国际象棋呢!但是这些比赛通常是在欧洲各国举行,要自费参加的。”我问:“那要多少钱?”苏珊答:“机票和三天旅馆住宿统一由联合国主办单位订,这样可以有团体折扣。一般每人要出两千美金以上。不过,参加运动会的人可以有三天公假。”
当时我的编制还是IT顾问,不是正式员工,觉得还不能代表联合国总部出战。两年后,经过拼搏,我通过了资格考试,成了总部的定期合同职员,如参加运动会,也可有三天公假啦,我这才考虑参赛。不能不说也是受了好奇心和好胜心的驱使吧。
2014年4月,联合国运动会终于决定在纽约举行。当地人的参赛费包括三天的旅馆一共是750元。我们女子队四人就报名参加了。联合国总部男队的组成更是迅速,八名队员里,有华人、非洲裔、欧洲裔等。其中一半是退休的老职工,包括我们的高手乔治•布莱德。他做了乒乓赛场的总负责人,还率领纽约总部的男队跟各队较量。有的老人退休后已住到佛罗里达州去了,却依然愿意代表纽约总部跑来出战。一听说是来美国比赛,世界各地的办事处运动员都踊跃报名,都想来美国看看、赛赛加玩玩。所以那次运动会人数之多空前绝后。
作者与非洲队赛后合影,右二为作者
乒乓球赛是在纽约长岛的一所大学球馆举行的。我们女子队的“劲敌”是加拿大的蒙特利尔队,而男子队的“劲敌”则是欧洲的维也纳队。想不到蒙特利尔队的一位主力竟是位印度女子。联合国真是海纳百川。不管是哪国人,大家都是凭实力考进来的。结果我们的女子队发挥不错,成功地捧到了冠军杯,男子队惜以一分之差屈居第二。这次小试牛刀给我增添了不少信心。
在欧洲又捧冠军杯
2019年春天,我们总部终于决定组成男女队前往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参赛。我和苏珊以及她丈夫一起,提前到达了里斯本,并用掉了一周的假期先游览了好几个城市、小镇和景区。不过,我们想在葡萄牙找一个乒乓馆练练手,就是找不到。不像在中国,到处有乒乓馆和高手。由于好多天不打球,还因晚到了赛场,匆忙上阵,第一个对手就是强队,欧洲的维也纳队。
我一上去就碰到了对方的主力。我那天发挥失常。加上苏珊在旁不断加油催促,使我心神不宁。还没打熟球就以1∶3输了下来。接下来是苏珊对阵维也纳队的第二位选手,她是打横板长胶的。苏珊很不适应,加上脾气有点急,总打不上球,也输了下来。总分 0∶2!眼看人家再赢一场就结束了。我们大老远飞来,刚开战就要玩完啦?心里实在不甘!第三场是双打。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那个“长胶粒”还是给了我们不少困扰。但我鼓足勇气关键时刻大板扣杀,同伴见此也没有手软,再加上一板。总算险胜!第四盘是苏珊对阵对方的那个主力。主力个高,年轻,打起来有板有眼。我和苏珊都是退休了的。我想这下没有赢的可能性了。所以我坐在栏板旁一言不发,也不抱什么希望了,既不加油,也不安慰,任她发挥。不想我这“激将法”竟起了作用,只见苏珊绝地反击,越战越勇,有些我都不敢起板的球,她竟一击成功,终于以3∶2赢下了。我一看,有戏!立刻满血复活。
2019年作者在联合国运动会乒乓球赛场
最后一场是我对阵“长胶粒”。我耐下心来,尽量减少失误,不过打得很拘谨。总比分一直打到2∶2。最后一局她还是紧追不放。我沉下心来想:对付长胶粒自己的球也要带点摩擦和旋转。在10∶9的时刻,双方对搓好几板不分上下。我想只有打个出其不意的球才能改变局面。于是我突然反手一板带旋打去,对方一愣神,球打了个小弯飞过台面出去了。这样我们终于扳回了胜利!
其他几个队我们取胜不费什么力,我们又捧上了冠军杯。遗憾的是总部男队还是输给了欧洲的维也纳队。欧洲队三个主力分别是从欧洲各国凑出来的尖子,而总部只有纽约出的队员。当我问总部男队员:“明年你们还来不来?”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已退休的,都说:“还来!”我望着他们一张张昂扬的脸,心想他们还真不受金钱和输赢的影响呢!
作者与其它球队队友合影,左二为作者,右一为苏珊
在运动会结束的宴会上,联合国租用了一个巨型大厅。我惊叹各办事处自费来参加运动会的人竟有这么多!大概两千人左右。除了大厅的中央坐得满满的之外,连一个个拱形的门廊里都摆满了桌子。比赛没有个人奖,只有团体奖。随着主持人的宣布,人们一队队上台领奖,扯出各自的队旗,载歌载舞,做出各种各样的滑稽动作,好不热闹!人们穿插桌子寻找朋友碰杯合影,不管是输是赢,相拥道别,相约再战。我爱他们,这些人不计得失,年年自愿集资买设备参赛。比赛过后,那些设备器材就由主办部门廉价转让给当地体育馆或归了某个大学。这些运动员代表了人类的进取精神和友爱精神。我们捧回的奖杯,就留放在总部的乒乓房里,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去参赛拼搏。
与球友同事惜别依依
十年的岁月快得如银球飞过。根据联合国当时的规定,我于62岁退休。欢送会上,联合国的同事们赠给了我一块球拍,背面喷漆印刷有天蓝色的联合国徽标加上一对相交的乒乓板。这是我们乒乓俱乐部的徽标。我非常喜欢。
我的荣休会上收到的礼物
今后我仍然可以进出联合国总部,仍然可以参加运动会,此生我将会继续手握乒乓球拍,为促进中美关系、维护世界和平发挥和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