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共生的装为什么会这样的粤语饰派艺术
最佳回答
“为什么会这样的粤语”和美共生的装为什么会这样的粤语饰派艺术
国家级人文艺术项目“ART SHANGHAI欧洲国家珍藏展”正在上海外滩源壹号展出。
古斯塔夫-路易·若尔姆设计的“卢瓦尔河”挂毯(1930年~1932年)
100年前,巴黎发端的装饰派艺术(Art Deco)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当年先锋艺术家的精神与创造如何成为一种遍及人们日常的时尚潮流与生活美学?
装饰艺术既是设计史上的一个断代流派,又是一场国际性的社会革新运动。上海装饰派艺术以其独特性和丰富性成了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地域板块。20世纪30年代上海所呈现的不仅是建筑和室内设计,还有生活用品、服装、出版物等的国际装饰艺术样式,几乎包罗万象。它推动了上海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更重要的是其所倡导的“现代性”和“中国性”理念成了上海历史发展的主要文脉和精神意向。艺术家丁乙作为这股艺术风潮的坚定拥趸和收藏者,如是评价。
红白地叶形与几何纹样提花缎倒大袖旗袍和面料局部(上世纪20年代)
橙黄地大洋花纹提花缎长袖旗袍和面料局部(上世纪20年代)
正值中法建交六十周年和装饰派艺术风格诞生100周年,国家级人文艺术项目“ART SHANGHAI欧洲国家珍藏展”正在上海外滩源壹号展出。这场名为“摩登:交错的世界”的展览牵引起中法两国文化艺术与城市文脉的世纪渊源。展览由城市建筑、空间、家具、织物、器物、服装、珠宝、影像、摄影、舞蹈、音乐、印刷文化与文字勾连起的于一个世纪前萌芽的“现代都市”的物质与文化现实。而这些诞生于百年前的艺术,在今天人们所生活的现实之下,依然富有着回响与力量。
马塞尔·莱尔比埃执导《非人性》影片海报(1924年)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面临对秩序感的重新追求,面临机械时代冲击带来的变革,在“野兽派”大师拉乌尔·杜菲与室内及家具设计艺匠安德烈·格鲁携手打造的“巴黎”系列家具上,可以看见独特的空间透视感:城市全景自左侧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和老特罗卡德罗宫,延伸至右侧的市政厅和共和国广场;巴黎圣母院、荣军院、协和广场、圣心堂、卢浮宫等地标建筑,皆参照现实位置布局。
阿尔芒-阿尔贝·拉托与勒内·皮奥设计的“金鸟”系列沙发(1923年~1926年)
安德烈·阿布斯和瓦迪姆·安德鲁索夫在1936年创作的以希腊神话中的“美杜莎”形象为镀金锁扣的抽屉柜,让人联想到中国传统建筑中置于门上的“铺首”,同样采用灵兽的形象作为威慑。东西方文化中,用于装饰的部件,往往都是先从实用价值的原点出发。
安德烈·阿布斯和瓦迪姆·安德鲁索夫创作的“美杜莎”抽屉柜(1936年)
一件1925年制作,来自谢鲁伊时装屋的晚装斗篷流光溢彩。谢鲁伊时装屋由20世纪初执掌大型时装屋的女性先驱之一路易丝·谢鲁伊夫人创办于巴黎芳登广场,是巴黎高级定制的典范之一,时装屋以剪裁简单、用料奢华的高级定制服装著称,在普鲁斯特的意识流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中就有记述。
晚装斗篷和面料局部(1920年~1925年)
杜塞晚装外套和面料局部(约1925年)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Art Deco这一外来文化在上海被重新诠释为——摩登。展览的“海上传奇:摩登的神话”篇章让观众从家具、旗袍的图案与纹样切入,展现了当时上海的工坊与匠人们是如何深植于中国传统的纹样与造型语言,将Art Deco抽象几何化的现代语言脱化为自身的“摩登”图谱。围绕着旗袍的展墙上,是上海和巴黎同时代的黑白电影影像,观众可以在电影《少奶奶的扇子》《太太万岁》中所采用的家具、女子妆容上发现深受装饰主义艺术影响的元素。
维敏创作四张美人招贴(上世纪30年代)
优雅与浪漫,大胆与创新,是巴黎与上海两座城市的共同特质。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文化的交织与碰撞却赋予与铺叙了各自探索其文化主体性的动力。这场展览不仅是对过去百年艺术成就的回顾,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愿景。(小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