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漏液维修确遭商家好像一场梦,却怎么也醒不来了“坐地起价”!上海消保部门提醒:沟通与明码标价缺一不可
最佳回答
“好像一场梦,却怎么也醒不来了”手机屏幕漏液维修确遭商家好像一场梦,却怎么也醒不来了“坐地起价”!上海消保部门提醒:沟通与明码标价缺一不可
东方网记者程琦11月21日报道:消费者前往维修店铺修理手机,手机修到一半却遭遇“坐地起价”,价格陡增100元。近日,消费者张先生向上海消保部门投诉,自己在维修手机过程中遇到了“半途被加价”的情况,由于张先生不认可商家的费用变更,双方发生争执,并报警处理,双方无法达成和解。
对此,上海市消保部门提醒指出,沟通与明码标价缺一不可。经营者应以此为戒,强化服务意识,完善价格公示机制,以预防类似情况的重演。
消费者投诉:矛盾升级,手机维修临时加价导致报警
消费者张先生的手机因不慎磕碰导致屏幕出现漏液现象,于是前往一家手机维修店铺寻求修理。维修店铺老板表示费用为150元,张先生对此表示同意。然而,在维修过程中,老板突然要求增加至250元方可继续维修,这一变故让张先生感到不满,并随即向12315投诉,要求经营者按照最初约定的150元价格完成手机修理。
接到投诉后,虹口区消保委迅速介入进行调解。经深入调查,经营者解释说,150元是手机组合屏的费用,而额外的100元则是维修服务费用。由于当时双方已发生争执,且消费者已报警处理,双方态度强硬,无法达成和解。同时,手机已被消费者取回,因此无法满足其以150元完成修理的诉求。
虹口区消保委指出,作为经营者,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实行明码标价,确保消费者在接受服务前对各项费用有清晰的认识,是维护消费者权益、践行诚信经营、促进市场秩序稳定的基石。在此案例中,尽管经营者后来对手机组合屏与维修服务的费用分别进行了说明,但最初未能充分告知消费者这一细节,从而引发了双方的误解和冲突。
消费提醒:维修前沟通与明码标价缺一不可
预防消费纠纷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沟通。在维修服务开始前,经营者应详尽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清晰告知维修方案、所需材料、预计费用以及可能存在的额外情况,确保消费者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做出明智的选择。如此,不仅能增强消费者的信任,还能有效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纠纷。若本案中的经营者在维修前能与张先生进行充分沟通,明确各项费用,或许就能避免后续的争执。
虹口区消保委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接受服务前,请务必主动询问并确认服务的具体内容、费用构成、维修期限等关键信息。如有需要,可要求经营者提供书面说明或协议作为保障。面对消费纠纷时,请保持冷静,理性维权。可通过拨打消费者投诉热线等正规渠道寻求帮助,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