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房要让张国荣说过我一生未做坏事,为何会这样位给社区食堂?居民强烈反对,上海这个社区这样做
最佳回答
“张国荣说过我一生未做坏事,为何会这样”舞蹈房要让张国荣说过我一生未做坏事,为何会这样位给社区食堂?居民强烈反对,上海这个社区这样做
工作了22年,王铮始终保持着一种亲和力,见到谁都挂着笑容。她是一位先后在老旧小区和动迁安置房小区历练过的资深社区工作者。
敢啃“硬骨头”,待人处事讲方法,是人们对她的一致印象。作为宝山区大场镇慧华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铮一直记得居民说过的“社区对我们好,我们也对社区好”。社区大家庭的和谐美满,就是她的工作动力与目标。
如何解决“危机”
采访地点在慧华苑居民区党群服务站。走进这栋2层环形小楼,记者就被绿意盎然的天井吸引。王铮说,居民们觉得这里环境不错,社区便常常在此组织一些微型市集,展示居民手工作品、提供便民服务。
王铮和居民在社区党群服务站。受访者供图
哪怕已过了午饭时间,一旁的社区食堂还有两位青年在用餐。其中一位表示,虽然来晚了,但好在还有几个菜,荤素搭配,价格实惠,省了走出小区“觅食”的麻烦。
这个社区食堂能够顺利开起来,背后其实经历了一番波折。党群服务站面积900多平方米,不算小。但对这个拥有2153户、常住人口近6000人的小区来说,有限的公共服务空间内怎样划分区域、设置哪些功能,不同人群各有各的主意。
引入社区食堂前,这片空间是社区舞蹈队排练、活动的舞蹈房。当时,一听说要给社区食堂“让位”,舞蹈队成员不高兴了。
“开食堂就不让我们跳舞了?你让我们去哪里跳,在小区广场跳,人家不要打110吗?”
“我们不同意!这个问题你必须解决!”
面对居民的火气,王铮没有急躁,反而向他们发出邀请:“我们一起坐下来商量。”于是,社区干部、物业公司、业委会代表、居民志愿者代表,以及舞蹈队成员一起进行了讨论。
居民的诉求是什么,社区能够给到什么,王铮相信,把话摊开、厘清症结所在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对话后,她发现舞蹈队成员最担心的是没有合适的地方跳舞。“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在不‘牺牲’任何居民需求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利用空间就行。”王铮介绍,经过讨论,最终的方案是把慧华苑东西两苑业委会办公室从一楼腾出来,用作新的舞蹈房,业委会办公改到2楼,和其他办公室“挤一挤”。
一场“危机”就此解决。新舞蹈房空间反而变大了,社区食堂开出来后,也受到各年龄段居民的好评。
社区食堂菜单。吴越摄
让居民“打钩”
“我们这里是2008年建成入住的纯动迁房小区,小区绿化环境、楼道卫生、活动空间都蛮好的吧,还有人说我们小区像公园呢。”说话者名叫郑海霞,是第一批入住的居民。
郑阿姨说,最初居民们看到王铮来做居民区书记,还抱有怀疑的态度。“年纪轻轻,能管好这么大的小区吗?”没过多久,王铮就用“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实际行动打消了居民的怀疑。
近年来,大场镇通过“让居民打钩”的方式征询民意,引导人们广泛参与社区治理,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迫切需要的地方。运用“社区通”、微信群等线上平台,慧华苑居民区常态化开展民生项目“居民打钩”,让大家表达“美好社区愿景”,目前已征集了近40个项目,推动社区多方面的焕新升级。
慧华苑。受访者供图
最近被“打钩”的一个项目是楼道粉刷。小区建成到现在过了十几年,楼道内出现了斑驳,有居民提出想要粉刷美化。但也有人不同意,“粉刷涂料的味道太刺鼻了,小孩子走上走下,损害了健康怎么办?”
社区的事,居民说了算。为此,王铮牵头召开了多次多方参与的协调会。今年7月,慧华苑召开全体业主表决大会,获得近90%的同意率后开始实施楼道粉刷。具体怎么做,也听居民的。王铮说,经过讨论,社区决定分两步走:低楼层比较潮湿,墙面破损较为严重,所以全部铲除后重新粉刷;高楼层情况还可以,只挑部分受损的墙面进行修缮,不多花一分冤枉钱。
眼下,东西两苑各选了6个楼道作为试点,由居民担任“监工”,有意见随时提出来。“如果居民觉得这家施工单位不够好,我们也可以联系其他施工单位。”王铮表示,进行到现在,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居民也渐渐改观。
一场“双向奔赴”
慧华苑还有一个特点,来自五湖四海的租户比例高达46%,其中,有超过110名在附近工作的快递、外卖小哥。
“书记,门口的电动车总是乱停,走路都不好走了”“飞线充电太危险,你们快管管”……有段时间,王铮接待了不少来“告状”的阿姨爷叔。居民想要环境有序,小哥想要生活便利,如何切准不同群体的诉求,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
慧华苑居民区选择“双向奔赴”。当时恰逢“美好社区”打造,在区镇两级支持下,王铮争取到上海大学赋能团队的“一对一”指导。通过量身定制问卷、线上线下排摸,赋能团队帮助居民区摸清了小哥们的需求。
小哥驿站。受访者供图
针对他们关心的便捷充电、居住证办理等问题,社区依托党群服务站设立小哥驿站,提供了歇脚充电、热饭饮水、政策咨询、讲座培训等服务。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小哥们心里暖了,主动做出改变。
更让他们感动的是,社区还考虑到了孩子。王铮说,调查时许多小哥提到,寒暑假期间孩子们会来上海,家人团聚很开心,但他们平时还要工作,白天看护孩子成了难题。一筹莫展之际,她想起上大美院的创业团队。
此前,上大美院创业团队的几个大学生找到社区,表示想要推广新开的画室,还可以提供公益服务。社区有场地、有人气,大学生有本领、愿服务,何不各取所需?于是,在多方协商后,慧华苑党群服务站点开出了“四点半公益课堂”,面向社区内的所有孩子开展绘画、书法、手工等公益课程。
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在上海度过愉快的假期,学习文化艺术,小哥们在内的租客对社区的认同感越来越强。王铮也趁热打铁,组建了“先锋骑手”微信工作群,发挥小哥走街串巷的优势,引导他们“随手拍”“随手帮”,一起维护社区环境。
“用‘新思想’解决社区‘新问题’,用‘铁脚板”跟上居民‘长出来的新需求’。”王铮说,“回应难处、解决难题、办好实事,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