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意加码对华关张国荣说过我一生未做坏事,为何会这样税 美国意在拉票

来源: 搜狐中国
2024-09-27 07:29:17

最佳回答

“张国荣说过我一生未做坏事,为何会这样”执意加码对华关张国荣说过我一生未做坏事,为何会这样税 美国意在拉票

视觉中国供图   尽管贸易团体、经济学家强烈反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9月13日仍执意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最终决定,相关措施于当地时间9月27日生效。美国商务部9月23日提议,禁止美国道路上的联网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使用中国开发的软件和硬件;美国“政客”新闻网披露,美国计划“拉拢”欧盟在9月底推动一项所谓“加强海底电缆网络安全”的计划,试图将中国供应商排除在项目之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陈凤英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对华加征301关税为例,民主党政府此时宣布对华加征关税最终决定,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给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拉选票。中企对此应着眼长远理性应对。   加征关税无助于解决中美贸易问题   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公告,自9月27日起,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的关税税率从25%上调至100%,太阳能电池的关税税率从25%上调至50%,电动汽车电池、关键矿产、钢铁、铝、口罩和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关税税率则从0%到7.5%不等上调至25%。另包括半导体芯片在内的其他产品的关税上调也将在未来两年内生效。   许多美国经济学家、贸易团体警告此举无助于解决中美两国贸易问题,反而将进一步损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承认,在征询公众意见期间,收到1100多条意见,其中有不少反对声音,多数意见反对对华加征关税或申请扩大关税豁免范围。   所谓“301关税”是指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改革法》第301节所展开的相关调查而出台的关税举措。该法案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及总统应申诉或自行决定就外国政府所谓“不合理”或“不公正”的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并采取制裁措施。如今,这一法案实际上已沦为美国滥用立法、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和武器化的“工具”。2017年至2018年,特朗普政府启动对华301调查,并对价值数千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惩罚性关税。拜登政府上台后基本上沿袭这一做法。   美媒报道称,在此次加征关税最终决定正式公布前,美国电动汽车、电力设备等多个行业的制造商都通过公共咨询机制表达了不满,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降低、推迟或取消对华大幅加征关税,并寻求扩大豁免范围,认为加征关税会扰乱全球贸易秩序,提高成本并损害企业和消费者利益、减少就业,还将削弱企业竞争优势。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月13日报道称,“一项又一项”研究表明,美国人几乎承担了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全部成本。   对于拜登政府此时执意对华加征“301关税”,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分析称,拜登政府希望借此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副总统哈里斯的竞选造势,以争取更多“摇摆州”选民的支持。然而,这反而让共和党抓住了攻击民主党的契机。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众议员杰森・史密斯嘲讽说,他为拜登感到“自豪”,因为“模仿就是最高形式的奉承”,拜登要求对华加征“301关税”表明“民主党对共和党强硬贸易政策的支持”。   警惕美国经济政策负面外溢效应   滥用“国家安全”概念、瞄准中国制造业,是美国近期抛出系列政策的共性。“美国的根本目的在于遏制中国制造业发展。”在陈凤英看来,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的背后,是中美汽车产业的博弈。美国是传统汽车业强国,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多次访问中国的美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福特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也承认,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竞赛中已经大幅领先。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频频针对中国汽车产业采取行动。除了将中国电动汽车纳入“301关税”之外,今年2月,美国政府还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宣布重点调查中国联网汽车带来的所谓“网络风险”,有意禁止在美销售的汽车使用中国相关系统和硬件,这一举措在9月23日由美国商务部正式对外提议,拟议禁令还禁止中国车企在美国境内测试其自动驾驶汽车。   美国商务部称,针对中国智能联网汽车软件、硬件的禁令将分别于2027车型年、2030车型年生效,对于没有车型年的汽车,禁令将于2029年1月1日生效。对该提案的30天公众意见征询期于9月23日开始。白宫方面称,计划在下任总统上任,即2025年1月20日前敲定最终规则。   在陈凤英看来,美方此举最值得警惕的地方在于,其对华经济打压政策可能会产生负面外溢效应。今年6月和8月,欧盟、加拿大等相继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这被认为与美国鼓动有很大关系。9月24日,加拿大联邦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娅・弗里兰宣称,加方考虑效仿美国,禁止在电动汽车中使用来自中国或俄罗斯的相关软硬件,以应对所谓的“产能过剩”和“安全威胁”。   类似的打压戏码也正围绕中国海缆企业上演。美国被曝计划在本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推动签署一份所谓“纽约联合声明”,宣称声明签署国在建设海底电缆网络时应选择盟国的承包商。欧盟尚在讨论是否加入这一声明。   美国“政客”新闻网报道称,这份声明的说辞显然针对的是中国科技企业,与西方国家过去几年试图将中国公司踢出5G基础设施项目的行径相呼应。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9月24日回应说,海缆是典型的国际民用基础设施,事关全球网络互联互通和各国民众切身福祉。美方将海缆泛政治化、泛安全化,严重破坏正常的国际市场规则,威胁全球数据互联互通和网络安全,剥夺了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海缆产业和自主选择海缆供应商的权利。   更多中企将目光投向东盟   面对美国执意挥舞对华经济打压大棒的行为,陈凤英表示,中企应保持理性,有条不紊地进行应对。短期来看,在美国、欧盟部分成员国抱团打压的背景下,中企可考虑适度转移部分投资到其他国家,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中企创造更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放眼长远,中企最重要的是要坚定信心、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要做好必要的风险备案。   “巩固好规模庞大的亚洲市场,(对中企)非常重要。”陈凤英分析说。   9月24日,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开幕。作为促进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的重要平台,5天时间里,超3000家企业将在一系列活动中“携手”继续做大双方经贸“蛋糕”。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从2004年的8763.8亿元增至2023年的6.41万亿元,年均增长11%,较同期中国外贸整体增幅多3个百分点。中国连续15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连续4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聚焦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新三样”领域的中企已将目光投向东盟市场。9月25日,在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合作圆桌会上,东盟各国投促机构代表和来自广西、北京、广东、重庆、四川、云南等地的50多家有意向“出海”的企业围绕“中国-东盟可持续新兴产业发展与合作”主题展开对话。中国商务部亚洲司司长王立平表示,中国和东盟将挖掘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体量大、产业带动性强的合作项目,促进各方人员、物资、资金和信息的高效流动,激发产业合作新动力。   印度尼西亚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表示,中国和东盟互利共赢的合作已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双方合作稳步推进,成果不断涌现,这得益于双方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强,双方都是经济全球化的支持者,都是维护和平的正义力量。   本报北京9月25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梓昂 马子倩 记者 赵安琪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