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金声丨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中国做对了什么为什什么要这样
最佳回答
“为什什么要这样”尺素金声丨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中国做对了什么为什什么要这样
顺利“合龙”!11月28日上午,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随着最后10米沙地栽上胡杨、梭梭、红柳等固沙苗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剩余285公里空白区的锁边任务全部完成。
“死亡之海”系上“绿色围脖”,成为我国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的生动缩影。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地退化不仅会减少耕地面积,威胁粮食安全,还会加剧沙尘暴、洪水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风险。当前,全球土地退化形势严峻,不容小觑。《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今年年初发布的公报显示,全球每秒钟就有相当于4个足球场大小的健康土地退化,每年退化的土地面积达到1亿公顷。迄今全球已有多达40%的土地退化,影响近一半人口。
荒漠化作为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被称为“地球癌症”。我国将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颁布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基本形成系统完备高效的法治体系;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不断提高防沙治沙的效率和质量……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我国不仅在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也让荒漠化区域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据统计,沙区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5%,重点地区林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一半以上。
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还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在加快荒漠化治理的同时,也广泛开展技术研发与国际合作。被称为“中国魔方”的麦草方格,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菌草,能有效利用资源、减少碳排放的光伏治沙模式……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不断走向世界、造福全球。
自1994年签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以来,我国认真履行公约责任和义务,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化防治,成立中阿、中蒙荒漠化防治中心,在蒙古、中亚、非洲等地建立示范基地,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荒漠化防治能力和水平。《公约》秘书处两次授予我国“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称赞“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
在《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期间,《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在参观中国馆展览区时评价:“中国防沙治沙工作将长远规划目标与有效方法措施相结合,将生态效益与经济利益相结合,将现代技术与传统知识相结合,通过积极行动让土地真正恢复健康。”
荒漠化防治关系人类永续发展。作为全球荒漠化治理的参与者、引领者,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一步分享技术、交流经验,为实现2030年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建设美丽宜居的地球家园,不断贡献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