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挑战” 不青春――我与“为什么呢日语谐音读不出来挑战杯”的故事主题沙龙侧记
最佳回答
“为什么呢日语谐音读不出来”无“挑战” 不青春――我与“为什么呢日语谐音读不出来挑战杯”的故事主题沙龙侧记
“青年要有青年的风貌与担当,要敢于接受挑战、迎接挑战,用自己的青春活力去激发无限的创新能力!”11月1日下午,“初心回望,挺膺担当”――我与“挑战杯”的故事主题沙龙在西安交通大学丝路大讲堂举办,来自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姬魁州以第十三届“挑战杯”金奖获得者的身份重登“挑战杯”讲台,分享自己的成长与感悟。
当日的沙龙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应邀而来的多位往届“挑战杯”获奖团队成员、指导教师和高校科创工作负责人,先后讲述了他们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就业带动、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生动故事,引发了在座师生的强烈共鸣。
2017年,姬魁州第一次在家乡见到了国产的大型联合收获机。那一幕令他印象深刻:令人惊叹的收获效率,和记忆里爷爷奶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收割场景形成巨大反差,由此对“智能收获装备”产生了浓烈兴趣的姬魁州通过考研,得以进入智能收获相关领域。
2019年,姬魁州组建起实践团队,经过实地调研、方案研讨、试验试制,成功研制出“低碾压率智能化再生稻联合收获装备”。这一装备,解决了我国再生稻机收存在的高碾压、高损伤、高覆盖问题,实现了再生稻机收领域的新突破。
“前后几年间,团队成员的科研足迹遍布我国10余个省份。”姬魁州说,大家曾在海南4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下做实验;也曾冒着狂风暴雨,在田间进行夏粮抢收……在湖南的一次水稻试验中,因环境、天气恶劣导致机器滚筒多次堵塞,直到晚上9时才检修成功。“大家顾不上吃饭,到附近农家下了几碗粉,端到稻田里深夜‘聚餐’。”
正是这样长期的“下车间、下田间”,和团队“持之以恒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做成一件事”的坚持,使团队在多地的示范推广中,取得了“再生季水稻平均每亩增产120公斤、农民增收600多元”的成绩,并申请到再生稻相关发明专利30余件,形成了完整的再生稻知识产权体系,公司的机器销量也达每年300余台。
姬魁州笑言,得益于“挑战杯”,自己从一个不敢上台的“胆小鬼”,蜕变成了目前自信而充满活力的“新农人”。“任何时候,都要敢于把创新成果向创业实践转化,坚信自己一定能发光发热,实现梦想!”
“什么时候,我也能做出一个自己的项目?”这样的想法,曾是浙江大学博士生王振阳心中的憧憬。大三时,他发起了创业项目“谓尔”。这是一个有趣的“想法”:用游戏来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游戏常常让人沉迷;好的习惯却难以坚持。我们把看似水火不容的两件事合并在了一起。”
“谓尔”这个项目,就是希望借助游戏的机制和人工智能的力量,把养成习惯这件事情,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做得有趣起来,让人更容易坚持。这样的“奇思妙想”,最终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全国金奖。
王振阳回忆,项目在国赛竞逐环节,有评委提问:“挑战杯”参赛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王振阳回答:“像创业者一样思考。”备赛和竞赛的过程,让他逐渐从一个象牙塔内努力认识世界的学生,转变为开始思考如何改变世界的个体。
两年后的今天,王振阳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未必所有参加“挑战杯”的同学最后都会走上创业的道路,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王振阳看来,备赛补齐了团队成员面对挫折的一课,使大家开始不断面对不同的观点、建议和批评,并在过程中坚定自己的信心;路演补齐了自己表达和说服的一课,教会了自己如何换位思考,找到与合作方的利益共同点;起草商业计划书补齐了逻辑的一课,使每个人都开始思考价值产生和分配的链路……
这样的过程,引领着王振阳从工科生的技术视角出发,真正去了解时代、认识社会、思考规律……
“无挑战,不青春”是李强的分享题目,也是他一路创业的真实写照。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挑战杯”指导教师、博士生导师李强,与“挑战杯”有着不解之缘――学生时代,从本科到硕博,他3次参加3届“挑战杯”;成为教师后,又先后指导3届学生参加“挑战杯”,均获得国家奖项。
在李强看来,以“挑战”开眼界、以“挑战”赋能力、以“挑战”筑平台”是“挑战杯”带给创业大学生的意义。
本科期间,李强第一次组队参赛,团队的6名成员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现在回想,依然怀念那些大家一起熬夜,一起激烈讨论、写项目本子的日夜。”
参赛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收获。校内项目的比拼,让大家去思考如何扬长避短;走出校门,同省项目间的竞争,让大家去思考自己项目的特色,能为地方经济作出什么样的贡献;走向全国,就必须去思考项目的技术特点是否基于国家要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
“从一个项目的窄口进入,你会发现,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这或许就是“挑战杯”的意义之一:不管是什么样的专业背景、处于什么样的知识阶段,都能以竞赛为契机,去思考、去寻找、去钻研、去发展。
硕博期间组队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的经历,也让李强记忆犹新。当时,由于经费有限,他所参与的项目只能派一人参赛。比赛的仪器设备都是原型器件,无法随身携带,但因天气原因,托运的设备迟迟未到。眼看着第二天就要布置场地、现场考评,李强在多方联系后,只能只身赶往物流公司集散地。到达时已是凌晨,花费1个多小时,从一眼望不到头的货物中寻找到设备,再找货场管理员帮忙抬到路边,打车送到赛地学校。
没想到,赛会期间没有通行证的车辆不能进校,设备只能卸到了校门口。怎么弄到体育馆去?情急之下,他借到保安的两辆自行车并排放,把设备搬上后座,自己和保安各推一辆,并行前进。可是设备太重,车头被腾空压起。最后,李强只能和保安各自趴在车把上,靠身体重量压着走。折腾到凌晨4时,终于将设备运到了体育馆指定位置。第二天,顺利调试并参加了现场考评。
这件事让李强明白:意外无处不在。“挑战杯”的竞赛经历,能够磨炼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不断提升办赛水平的“挑战杯”,正为越来越多学子打造施展才华、磨炼本领的平台。李强希望,“挑战杯”能成为更多青年青春时光里美好的记忆,在“挑战”过程中收获友谊,结识良师,开阔眼界,增长能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 周呈宣 实习生 付欣宁 来源:中国青年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