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A为啥这样I来了,外语专业消失了?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4-11-17 00:37:2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为啥这样”A为啥这样I来了,外语专业消失了?

  视觉中国供图   对于外语专业的学习而言,人工智能确实已经有较普遍的运用。比如,低年级学生在初学阶段,如果要了解单词的意思,过去只能查词典。现在,有了人工智能工具的辅助,就可以快捷地了解相应单词的意思。高年级的学生写论文时,人工智能的辅助作用更加明显和普遍。   但是,目前的人工智能对于外语学科、外语教学的冲击是有限的,不会对文学、语言学这些学科造成根本的冲击。它的强大,体现在基于既有知识的推断能力,而不是创造知识的能力。如果一篇论文通篇都由人工智能生成,不光是语言,甚至连观点都是机器提供的,教师一眼就能看出来。   尽管学生或多或少会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学习,但他们使用工具的程度和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我认为,恰当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前提在于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如果在写作阶段有改善表达的需求,可以在机器的帮助下进行修改。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并不反对学生使用人工智能辅助学习。在工业革命时期,机器提升了纺织业的生产效率,你能禁止它的使用吗?实际上,以往没有人工智能的时候,一篇外文论文如果有投稿和发表的需求,一些作者也会寻找专业机构进行润色和修改。现在机器在这方面的能力不比人工差,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机器可以替代人的思考,更没有改变机器的工具性本质。在传统教学情境中,不管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都只是人跟人的对话。而人工智能开辟了一种新的对话模式――人机对话。这是学生应当掌握的素养,也是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作为工具的使用者,不可被替代的一种能力。   上课时,我会抽出一小部分时间,指导学生如何使用人工智能修改文章。比如,通过比较不同的大语言模型,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使用的一个。我也会主动去分享一些Prompt(提示词),让学生自己对比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差别。如果对机器的修改结果存在疑问,他们可以过来问我。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修改论文更有效率、更加精准。   当然,我会要求学生同时提供初稿和人工智能修改以后的版本,了解他原本的水平是什么样子的,使用人工智能的比重有多少,从而确保论文写作的自主性。   在口语对话学习时,人工智能不仅可以把语音转录为文本,还能帮助学生快速锁定自己的问题。在课堂上,我还会借助人工智能快速地把同主题的不同表达放在一起展示,并进行对比和评价。以往,教师如果要实施这种比较教学,只能一句一句写在黑板上或者打到PPT里,难以实时转化、整理和展示学生的口语表达。   从科研角度看,以前我们进行语言学研究,语料库中的相关变量只能通过人工标注实现。一篇理想的论文,至少需要两三千条语料支撑,人工标注非常繁琐,而且难免会出错。如今,只要下达合适的指令,机器很快就能把语料中的常规变量标注出来,多项研究显示与人工标注的一致性较高,科研效率因此大幅提高。   人工智能是一个学科综合体――它没有学科分割意识。高水平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大大降低从事跨学科研究的难度。比如,不管是人文社科研究领域,还是自然科学研究领域,都时常要用到计算机的统计模型。如果没有人工智能,研究者必须掌握编程能力。现在,只要给人工智能下达足够细致的Prompt,与机器进行有效对话,它就能帮助研究者生成代码。   从更广阔的外语应用领域看,人工智能对翻译行业确实构成了一定冲击。即便如此,翻译也没有被完全取代。通过人工智能进行翻译,最后还是需要人工进行把关。这种把关不光是语言表达的把关,更是伦理的把关,以确保翻译的内容符合社会伦理和主流价值。   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我们的专业,只会影响专业学习中不同模块的比重。在传统教学情境中,可能什么都要学,现在则是有侧重地学。这意味着人工智能不仅提升了学习效率,也推动不同教学模块之间实现动态平衡。   我认为,学生缺乏的不是知识性的教学,而是方法论的教学。过去,高校可能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才会引入更多方法论的教学,但是,现在随着人工智能工具的普及,方法论教学就有必要提前到本科阶段了――让学生掌握方法,了解哪些方面是人工智能可以替代的,哪些方面是不能替代的,必须精耕细作地去学习的,在此基础上调节自己学习的方向。   (本文由受访者口述,实习生杨馨仪采访整理)   王智超(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师)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什么是「第一学历」,第一学历在应届生面试中占据怎样的地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