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民企看发展|“逐梦人”成三荣:企业家永远不要觉得已经就知道是这样像梦一场是什么歌成功
最佳回答
“就知道是这样像梦一场是什么歌”走进民企看发展|“逐梦人”成三荣:企业家永远不要觉得已经就知道是这样像梦一场是什么歌成功
11月20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家驹 张尼 左宇坤)在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成三荣的会客厅里挂着一副对联,上面写着“心中有梦想,眼里有沪光。”
从“万元户”到企业成为扎根昆山的“链主”,再到建成“黑灯工厂”……对于成三荣来说,创业36年是一个梦想成真的过程,也是充满艰辛的奋斗史。
只身赴昆山
汽车线束,由电线、接插件和相关辅材组成,被称为汽车的神经和血管。
20世纪80年代,吉普、大众等汽车品牌通过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也给汽车线束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1988年,25岁的成三荣在上海一家为大众生产国产化配套汽车线束的企业工作时,敏锐地察觉到商机,决心开始创业。“我了解到了德国人对汽车线束孜孜不倦、高质量的标准要求。我认为,我们中国应该在这个行业共同努力。”
怀揣梦想,成三荣来到昆山市张浦镇,依托镇里提供的一栋两层小楼,创办了沪光的前身——南港沪光电器厂,主要生产挖掘机和推土机等工程机械的线束。
“人才、技术、资金、市场……到处都是困难。”成三荣回忆创业初期的艰辛时表示,当时剥线钳是沪光唯一的电动工具,沪光就是从一把剪刀、一把剥线钳、一块木板上钉几个钉子,开始了创业之路。
但成三荣对成功有着坚定的信心。“只要努力钻研,逐步提升自己,中国企业一定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
1989年开始,沪光陆续涉足卡车和国产自主品牌轿车的线束生产,并将视线转向当时技术最先进的客户——合资汽车品牌。
彼时,公司主要目标客户大众集团将供应商的质量等级划分为A、B、C三级,其中C级产品不会被采购,B级的标准在80分到90分。沪光只有接近90分才有机会获得订单。
面对新挑战,为提升沪光的评级,成三荣引入ISO质量管理体系并聘请外部工程师为员工做培训,多次购买国外软件与企业硬件相结合构建了领先的汽车线束生产体系。1999年,沪光成功进入大众的供应商系统,成为大众集团A级供应商。
“开始的几年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历练,虽然非常艰辛,但让整个团队的质量意识、管理意识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成三荣说。
创造与众不同
“心无旁骛是沪光能实现发展的关键。”成三荣认为,一个企业的成功,不在于你飞多高,也不在于市场的诱惑有多大,只要你守住发展的底线和红线,一定会在行业当中创造与众不同。
“我们36年没有做过其他的行业,一直在汽车线束行业奔跑。”他说,“风浪越大鱼越贵”,没有哪一个行业是孬种行业,只要创新、走在行业前列,企业一定会成功。
2011年,沪光具备自主设计图纸的能力,摆脱对来图加工的依赖;2013年,沪光实现从原材料进仓、配送到总装、出库发货的物流自动化;2015年起,沪光开启工厂智能化改造,最终实现开线、插位、包胶、自动扎带等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成为全球第一家实现高压线束自动化生产的企业。
“现在整条生产线都没什么人,连检验都是自动化的。”成三荣自豪地向中新财经记者介绍。
2020年8月18日,沪光股份在上交所上市。作为昆山整车线束产业链的“链主”,沪光吸引近50家供应商集聚昆山,在50公里范围内,从原材料到设备、系统,为沪光提供服务的企业超过200家。
“‘链主’就是一家之主,对我们来说既是非常大的压力,也是一种责任担当。你要担起这个责任,永远跑在前面,才能够成为‘链主’。”成三荣认为,一家健康的企业,需要始终处在青春成长期,不断总结经验和成长。“如果哪一天你感觉到你已经成功了,我认为,你离‘死’不远了。”
“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心态”,成三荣希望36岁的沪光能成为百年企业,“无论晚上多晚睡觉,自己基本都会在早上4点30分起床,是除门卫和食堂工作人员之外公司里最早到的人,几十年如一日。”
“我儿子从国外留学回来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技术部,同时兼职我的驾驶员。我要让他知道,创业难、守业更难。”成三荣认为,企业家培养接班人须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要把艰苦创业的精神传承下去。
心中有梦想
成三荣创业初期的梦想是成为“万元户”;第二个梦想是企业能在昆山扎根,成为合资品牌供应商;第三个梦想是工厂能成为“黑灯工厂”。
“最令我兴奋的是每个梦想实现的那一刻。”实现三个梦想后,成三荣如今最大的梦想是企业能够实现全球化和智慧化。
作为20多家全球知名汽车企业的供应商,沪光正加速全球化布局,在北美、韩国,以及德国的斯图加特和沃尔夫斯堡,建立了四个研发基地;2023年,沪光在罗马尼亚建立的海外首家工厂正式投产。
“探索一个能使中国企业健康地走出去、健康地发展全球化业务的沪光模式。”成三荣计划在海外建立一个生产基地,基地的建立基于两个条件:一是平台化的产品量比较大,二是能够实现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
成三荣说,沪光想要实现全球化和智慧化的梦想,不仅需要自己努力,还需要主机厂和供应链的共同努力。“面对挑战和困难,我们需要一步步去攻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