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上海金融法院在临港发布20个为什么总是这样的说说典型案例
最佳回答
“为什么总是这样的说说”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上海金融法院在临港发布20个为什么总是这样的说说典型案例
临港新片区自2019年设立以来,在推动金融开放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在12月5日举行的“上海金融法院典型案例(中英文)”发布会暨金融纠纷热点问题研讨会上,临港新片区国际合作首席事务官钟儒育介绍相关成果:在跨境金融领域落地FT账户跨境资金自由流动等创新政策;在金融数据领域率先试点公募基金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在金融服务业开放领域设立全国首家外商独资理财公司,并于今年8月设立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
金融法治建设事关金融安全稳定,事关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全局。钟儒育强调,“未来临港新片区的金融开放创新需要高质量法治建设作为保障。”
此次会上发布的20个典型案例涵盖调解、审判、执行等多个环节,案件类型涉及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领域,其中三个涉外案例与临港的对外开放战略高度契合。
其中一个案例是某银行香港分行诉上海某贸易公司等担保合同纠纷案。上海金融法院综合审判一庭法官李鹏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等媒体介绍,这起跨境金融担保案件,在主体上涉及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多方,在担保物上涉及房产、股权和信用担保,在合同签订上涉及债权人与债务人、担保人之间的多份合同,这些合同在司法管辖、法律适用作出了不同约定。
“进入诉讼后,原告对于债务人和多个担保人依据合同约定、法律规定在香港、内地多个法院分别提起主债务、物保、人保等诉讼。相应地,原告诉讼成本大量增加。”
鉴于本案反映出的问题,李鹏建议,企业在从事跨境金融担保业务时,对于合同签订、履行可能涉及的国家、地区的冲突规范、实体法、程序法,以及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之间对于判决认可与执行的安排进行深入的研究。“避免纠纷发生后,因管辖、法律适用、送达、合同效力等问题的不确定,增加诉讼时间、成本和风险。”
李鹏强调,司法实践在规范和引导跨境金融业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法院通过重大涉外案件的审理,发挥典型案例在促进适法统一、稳定裁判预期、传递价值导向、规范行业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跨境金融活动提供法律指引和风险警示。”
“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上海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顾全进一步表示,作为全国首家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建立六年多来,努力发挥金融审判职能作用,大力实施金融审判精品战略,创建典型案例,发现、审理、编写、报送、宣传的全流程培育机制,审结了一批具有规则创设意义的典型案例,其中19件为全国首例,近30起案件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例、人民法院十大案件等。
上海金融法院申诉审查及审判监督庭副庭长许晓骁也对媒体表示,上海正在全力提升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临港新片区更是处在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最前沿。“金融司法积极发挥自身力量,助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是建立预期。“发挥典型案例在厘清市场规则、稳定裁判预期、传递价值导向、规范行业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司法裁判的确定性和权威性,增强金融市场的规范、透明和稳定,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二是加强衔接。“金融市场的国际性对国内外交易规则有效衔接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本次发布案例为代表,上海金融法院许多案例都体现了依法尊重国际金融市场惯例的审判理念。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案例发布,助力上海进一步对标国际高标准金融规则,促进境内外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有助于加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规则衔接。”
三是增进了解。“加大金融典型案例国际传播力度,让世界全面了解和认同中国金融裁判规则,了解和认同中国法院审判能力和水平,推动上海成为国际金融纠纷解决优选地。”
威科中国财税及法律业务销售副总裁刘雪丽在现场则表示,“上海金融法院常态化发布中英文典型案例的举措,不仅提升了中国金融司法的国际影响力,也为上海乃至全国的金融法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全球专业信息、软件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威科参与了此次案例发布。
本次案例发布也是上海金融法院与上海财经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的又一项重要成果。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陈选娟在现场也指出,金融法治建设是一项长期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展望未来,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将秉持开放合作的精神,进一步强化与临港新片区、上海金融法院以及社会各界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金融学科的专业优势,携手为金融法治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