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凝聚统战“怎么会变这样像梦一场新”力量 焕新东城老城区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4-11-14 01:27:2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怎么会变这样像梦一场”凝聚统战“怎么会变这样像梦一场新”力量 焕新东城老城区

  近年来,北京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首都统一战线积极发挥强大法宝作用,助力北京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超大城市治理之路。近期,《中国新闻》报记者走进北京市各区街道社区,观变化、看发展,以“基层小切口”展现“社会大治理”,唱响社会治理中的京华同心曲,共谱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

  “来北京肯定要去鼓楼呀,出发前特意查了拍照姿势。”“鼓楼外面的红墙拍照太好看了!”近年来,位于北京中轴线最北端的钟鼓楼成为年轻人热门打卡地。拾级而上,从鼓楼上方环顾整个钟鼓楼片区:平缓开阔、青砖灰瓦的居民建筑与钟鼓楼相得益彰、融为一体。

  然而几年前,这幅北京老城生活画卷并不美观,杂物堆积和杂乱无章的电线杆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近年来,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统战部凝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力量,以中轴线申遗带动老城保护、助力钟鼓楼街区环境综合整治,为北京老城区的保护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与胡同居民共生共建

  统战“小”院里的“大”乾坤

  “以前院子很拥挤,里外都是杂物,三轮车进门都费劲,他们来了之后不仅把杂物都给清理走了,还请了专家做规划,现在院子敞亮了,生活也方便了许多。”钟楼湾61号居民王大爷说。

  王大爷自小在钟鼓楼脚下长大,杂乱的生活环境让他很苦恼。直到两年前,一群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到来,让他的眉头舒展开来。

  2022年底,东城区安定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以下简称“安定门新联会”)成立。同年,安定门新联会成立“钟鼓同文会客厅”,这个坐落在钟鼓楼脚下的统战服务工作站,就设在王大爷住的院子里。

  安定门新联会搬进“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联合专业机构做收纳整理,为小院“焕新”。2023年,在东城区委统战部、安定门街道工委的指导下,安定门街道新联会联动清华同衡规划院城市更新设计研究所、留存道等专业机构,共同发起“安定门街道‘同文新生’主理人共创计划”。

  一年的时间,原先杂乱的各路架空线已消失不见、堵在院落中间的闲置房终于拆除……得到改善的不止是环境空间,收纳、花卉种植、健康管理等各类培训活动也让附近居民的生活焕发新生。

  “‘共创共生共建’是共生院的核心,我们希望通过组织关于生活技能的小活动,便利附近居民日常生活,以他们‘新朋友’的身份,携手营造崭新的‘小院生活’。”项目牵头人之一、安定门新联会秘书长李贤凤说。

  如今,焕然一新的小院已成为安定门街道探索社区居民自治新路径的空间载体。“钟鼓同文会客厅”成立至今,除为居民举办特色活动外,围绕地区招商引智、政协委员联络、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向,开展了多项统战交流和服务工作,被附近居民笑称为“抬头望钟鼓,低头为家国”。

  不仅如此,安定门新联会作为东城区钟鼓楼街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新兴力量,还先后参与了街道“违规三四轮车综合治理”、“为老街居民拍摄全家福”等工作。

钟楼湾61号“钟鼓同文会客厅”腾退更新前后对比图。清华同衡规划师 张喆 供图。

  以艺术为主轴 “复活”百年四合院

  把杂乱的老院子变得规整利落,是一种焕新;让百年古宅得以活化利用,是另一种焕新。

  “槐轩”坐落于东城区繁华的朝阳门商圈,其所在的四合院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曾是红学名家俞平伯的故居。

  作为老院落改造而成的艺术人文空间,“槐轩”自2022年4月正式开放以来,每月都有不同风格的现当代艺术展览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厚重历史气息的传统建筑与具有现代风格的艺术作品相得益彰,传统与潮流形成强烈视觉碰撞,成为北京二环里新晋艺术打卡地。

由老院落改造而成的槐轩。槐轩主理人魏子皓供图。

  东城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槐轩”运营负责人魏子皓介绍,“槐轩”的改造整体遵循传统四合院中轴对称的格局,“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精神兼具于一个古典四合院空间,它应该是回顾历史,关注当下,期待未来的。”

  以艺术为主轴,活化利用、引人入宅,让这座百年古宅真正“活”了起来。改造后的四合院,形成700余平方米的文化艺术新空间,东西相对两间正房作为经典与当代展厅举办公益展览,另一间,则以“文化客厅”的面貌向公众开放,用于举行雅集沙龙和讲座活动。

  为统一战线人士提供互动交流平台,是“槐轩”近期开拓的新功能。9月底,在东城区委统战部的组织下,东城区统战智库第三期“紫金议事厅”在“槐轩”的“文化客厅”举行。

  在魏子皓看来,“槐轩”不只是一个艺术空间,它更像是一个“大客厅”,吸引着来自不同领域的一线工作者在此地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这座古老的宅院也因不断融入现代社会生活而焕发新的活力。

东城区委统战部9月底在槐轩开展的统战智库第三期“紫金议事厅”活动。东城区委统战部供图。

  开辟新阵地 凝聚“新”力量

  “新”力量激活“新”动能,在东城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已逐渐成为社会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在东城区交道口街道交东社区,有这样一位堪称“十项全能”的“好邻居”。能理发、能按摩、会修脚、会补鞋,帮人“带孩子”——把他们安置在儿童读书室,还能提供法律咨询,关键是以上这些服务都免费……

  它就是今年5月份北京东城区交道口街道新阶层领域楼宇园区实践创新基地,这个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自筹资金修建的便民服务区,凝聚了众多公益爱心人士,共同为社区公益常态化而努力。

  据东城区委统战部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东城区新的社会阶层工作整体聚焦“增活力、聚合力、有效力”的目标:一是不断扩大行业领域覆盖面,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二是增强统战工作站效用,实现工作站“建好”向“用好”转变,激发联谊组织的活力;三是不断涵养统战工作品牌,依托实践创新基地向前一步,探索基层服务项目,将统战人士的专业力量真正转化为助力效能。

  迄今,“东城区新联会矩阵”建设初见成效,由区级新联会、各街道新联会以及多个行业企业新联会组成的“矩阵”规模逐步扩容。

  2019年,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红砖阵地”成为北京市第一家成立并挂牌的街道统战工作站;2023年,与之毗邻的红桥市场以“非遗中介”的角色,为从事非遗制作技艺的人群成立了全市首个“非遗行业新联会”,东城区委统战部抓住特色亮点,大胆摸索“红砖+红桥”区块联动的新阶层领域统战工作实践;龙潭街道申报“星海epark文创园区”作为新阶层领域实践创新基地,近千平方米的艺术园区覆盖大量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文创园里的统战工作”探索东城新思路……东城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持续在参与基层治理的道路上发挥“新”力量。【《中国新闻》报 作者 罗鲁峤 报道】

(责编:为何城市喜欢发展地下铁而不是地上铁 (轻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