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刚:为什么让我如此难受是什么歌高博文的“双酿团”
最佳回答
“为什么让我如此难受是什么歌”王汝刚:为什么让我如此难受是什么歌高博文的“双酿团”
传承必须经过融合才能创新,创新经过壮大才能发展。
著名评弹艺术家高博文人缘颇好,人称“高团”。原因很简单:担任上海评弹团团长领导有方,卓有成效;演艺水平高人一筹,脾气如同糯米团子。凑巧家住虹口,对应上海名牌食品“虹口糕团”。
高团从艺多年,坚持舞台实践,善于经营管理。听过一则笑话:某天,高团接听手机后,闷闷不乐。问其原因,眼泪夺眶而出:“女同事不幸流产。”闻者不解:“女同事流产与你有什么关系?”高博文一脸正色:“不要想入非非,这位女同事已经第二次流产了,说明我对女职工关心不够呀……”说罢泪流不止。此事听来好笑,其实并不轻松,足见他是有爱心的团长。
日前,我应邀欣赏曲艺组合《东渡》,欣喜地发现高团有上乘表现,演艺达到新水平,令人刮目相看。《东渡》故事不复杂:唐天宝年间,鉴真和尚历经六次磨难,最终东渡唐招提寺弘扬佛法,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贵的是,作品主体保持传统曲艺的表演形式,在传承创新方面走出了稳健的一步。主要运用评弹唱腔,适当吸收江南小调、民间俚曲,并且邀请日本艺人参与表演“狂言”“浪曲”,由于编排合理紧凑,两国传统说唱艺术叠加在一起,颇感新意,达到“好听、好看”的审美情趣。
《东渡》编剧是上海曲协主席吴新伯和苏州曲协副主席胡磊蕾,这是长三角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成果。第一回书中交代:鉴真和尚即将开启第六次东渡,善男信女规劝他不必辛苦奔波,愿意供养。鉴真高深莫测,不作回答。观众明白,这不是故弄玄虚,而是编剧运用“卖关子”“吊胃口”等技艺,为“请听下回”作精心铺垫。
高博文在第二回书中出场,这是《东渡》的灵魂所在。他娴熟运用“六白”说表方式,例如:用“表白”交代故事情节,“说白”塑造人物形象,“咕白”讲述心理活动,“衬白”渲染现场气氛……寥寥数语,进入特定情境:月朗星稀,鉴真正在禅房打坐,有些心神不定,明日东渡弘法,成败在此一举,难免嗟叹岁月流逝,命运造化。小沙弥来报:老母亲赶来送行!鉴真深感意外,虽说僧人出家无家,毕竟骨肉情深,母子相见颇为动人,双眼近乎失明的鉴真对白发苍苍的母亲吐露心声:“贫僧不仅有度己度人的恒心,还有弘扬中华医药拯救苦难的决心。”突然金鸡啼叫,东方欲晓,鉴真这才醒悟,原是南柯一梦。他穿上母亲缝制的布鞋,身披灿烂朝霞,迎着惊涛骇浪,登舟直驶彼岸……
可以看出,高团对鉴真这个角色的人物形象和声音塑造下足功夫:年近古稀的鉴真双目始终似闭非闭,彰显大德高僧荣辱不惊的威仪。说白运用“中州韵”,大方得体。流派唱腔安排妥帖:委婉动听的“蒋调”,回忆儿时出家离家的往事;苍劲有力的“陈调”诉说对母亲缝制僧鞋的感恩;行云流水的“沈薛调”生动细腻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体现了评弹艺术的“细、理、味、趣”。
我以为:传承必须经过融合才能创新,创新经过壮大才能发展。在这方面,《东渡》交出了令人可喜的答卷。
演出结束,高团在青年演员簇拥下,鞠躬谢幕,顿时满台生辉。我真诚地祝贺他:“高团,唱、说俱佳,好比奉献给观众的一只糕团精品——‘双酿团’啊。”(王汝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