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森:雪岩后裔揭秘家族藏瓷为什么会这样呢翻译成英文句子

来源: 搜狐中国
2024-10-07 06:49:54

最佳回答

“为什么会这样呢翻译成英文句子”王琪森:雪岩后裔揭秘家族藏瓷为什么会这样呢翻译成英文句子

胡雪岩的藏珍纳宝蔚为大观,妙伟兄为我们作了家族收藏的揭秘。

收藏,是文化的传承、历史的延续,亦是人文的彰显、审美的升华。上海收藏家胡妙伟先生是著名的“红顶商人”“江南药王”胡雪岩的五世嫡孙,他的收藏除了承继祖上丰富的家传、正大的谱系外,他自己亦雅好风物、专于文博、精于鉴赏,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他呵护祖传,恪尽职守,藏脉留香。

前不久,与几位好友应邀到妙伟兄府上雅集赏宝,兴可乐也。这是一座上下二层的复式住宅,10多间房内分类满布藏品,那些光华潜蕴、温润典雅、包浆清醇的历代瓷器,穿越时空、历经沧桑,呈现在我们面前。

历代收藏,不仅是精神家园的尊崇,也是物质层面的展示,更是民族意识、文化自信及家族遗传的体现。为此,妙伟兄专设了一间祭祖堂。正中墙上挂着世祖胡雪岩及其后几位先辈的画像或照片,在氤氲的香烟中弥散出悠悠的思古敬贤情怀。旁边是一块巨大的金匾“悬壶济世”,系光绪帝亲笔褒奖胡氏创“诸葛行军散”“胡氏避瘟丹”“胡氏八宝丹”等药为军民医病去疾而赠,诚如左宗棠所说:“雪岩之功,实一时无两”。

胡雪岩当时富甲一方,他的藏珍纳宝蔚为大观。为此,妙伟兄如数家珍地为我们作了家族收藏的揭秘。论及雪岩公所藏历代瓷器,尤以官窑为大宗,皆是艺林瑰珍,从宋元至明清,无一不精。雪岩公当年每遇一器、每赏一宝,必细加观赏,反复品鉴,不惜重金相求。当年在杭州河坊街的胡雪岩府上,在百狮楼、锁春院、怡夏院、延碧堂、和乐堂、清雅堂等处,布满了历代瓷器,并按瓷系分置。如宋瓷就有汝、官、哥、钧、定五窑,汝瓷天青色釉莹润如玉,似雨过天青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官窑之瓷高贵华美,釉质肥厚而莹然温润。哥窑则以金丝铁线为贵,奇谲高逸。钧瓷绚烂多彩,如夕阳紫翠忽成岚。至于定窑之白瓷,色如凝脂而清纯规整。

我们在妙伟兄的藏瓷系列中,看到尤以青花瓷为多,覆盖元明清三代,妙伟兄笑着说:“雪岩公是青花瓷的铁杆粉丝。”元青花瓷以白玉色为地,经钴蓝绘就,发色浓丽而不妖,釉色清醇而不薄,构图繁复而不乱,精美华贵,为世所珍。明永乐、宣德年间的青花瓷,亦纹饰精美、釉质莹亮,尽显瓷国风采。所见到的几只大明宣德大赏瓶,使大家零距离感受了青花之魅。

收藏是文化、知识、思想、信仰与心灵的对应。胡氏家族为收藏这些历代瓷器,筚路蓝缕,历经风险。在胡雪岩晚年被革职抄家前,家人听到风声后,即将这些古瓷从杭州城运到苏州乡下藏隐。后来在“文革”刚起时,妙伟兄的母亲敏感地觉得山雨欲来,将这些古瓷从上海南昌路再次送到苏州等地。而今妙伟兄面对家族遗珍,深感责任重大。因此,为人友善、处世低调的他动情地讲:“吾辈嗜古瓷,非仅个人之好尚,亦时代文化之传承,人心向美之共鸣也。愿世人之好,皆能如余之般,以物载道,以情传心,共赏国粹之美,同游华夏艺苑。”

值得一提的是妙伟兄亦是一位颇有造诣的画家,且精于中医,擅长针灸,使胡氏“悬壶济世”之家风至今流芳。(王琪森)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