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国为什么会这样 歌词际专家共议AI驱动的精神健康新范式

来源: 搜狐中国
2024-11-10 06:58:48

最佳回答

“为什么会这样 歌词”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国为什么会这样 歌词际专家共议AI驱动的精神健康新范式

东方网通讯员乔颖11月8日报道:由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科学》(Science)杂志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研讨会于11月7日至8日在上海宛平南路600号上海精中徐汇院区举办,吸引了近400位科学家、临床医生、产业界人士参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精神健康领域的应用与未来发展。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主任赵敏教授说:"全球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人工智能与精神疾病诊疗的结合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我们期待与全球科学家进行深度交流,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在《科学》高级编辑Peter Stern、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傅小兰教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王振教授的主持下,会议围绕众多前沿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包括人工智能在精神疾病诊断、个性化治疗方案、心理健康预测模型以及计算精神病学等领域的应用。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的专家们分享了在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现场,上海精中赵敏教授展示了AI在精神健康诊疗中的多种临床应用,这些应用正推动精神健康服务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AI辅助诊断系统能够通过分析MRI扫描结果,准确识别重度精神疾病患者。利用虚拟现实和AI技术创建沉浸式治疗环境,显著改善了恐高症等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他们正在开发基于AI的心理治疗机器人,通过分析面部表情来辅助焦虑症的筛查和诊断。

据上海精中陈剑华教授介绍,天桥脑科学研究院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前沿实验室,正在与上海精中合作开展一项名为"灵溪"的项目。基于精神疾病是“唯一可以靠对话诊疗的疾病“这个特点,建设真实、高质量的抑郁焦虑患者与医生的问诊对话集,提供给AI大语言模型进行训练。项目已通过伦理审批,采集了5000多例对话,时长1000个小时,且数量正在持续增加。项目计划在严格合规的前提下向研究者和AI团队开放合作。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科学计划执行主任李艳博士介绍了研究院积极推进AI赋能脑科学的举措,包括与《科学》杂志合作发起全球AI驱动科学大奖,与世界名校共同举办AI跨学科夏校培训,今年已在全球主办、资助了近50场AI+脑科学高端国际会议。

波士顿大学计算和计算科学与工程哈里里研究所所长Ioannis Paschalidis、清华大学副教授眭亚楠、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所长李烨、伦敦大学学院计算精神病学和衰老研究中心副主任Quentin Huys围绕将AI运用于大脑疾病的早期检测和预防、用AI构建心理健康基础模型、AI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等话题,分享了在各自领域的前沿探索和实践。

会议还举办了青年科学家闭门讨论,10多位青年科学家与海内外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这两天里,与会专家们展示了AI在精神健康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展望未来,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的结合将继续深化,在多个方面取得突破。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