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私人陪游”兴起,江苏消保明明是第一次有了喜欢的人却不理我委:应持审慎包容态度并及时引导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4-12-16 12:25:2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明明是第一次有了喜欢的人却不理我”“私人陪游”兴起,江苏消保明明是第一次有了喜欢的人却不理我委:应持审慎包容态度并及时引导

  澎湃新闻记者 张未央

  “私人陪游”因个性化、私密化的出游需求而在年轻群体中兴起,但从业者不少是个人兼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甚至由于无导游证、非旅行社委派而被指“违法”。江苏省消保委日前在官方公众号发文,认为“私人陪游”处于发展初期的摸索阶段,应持审慎包容的态度并及时引导和监管,建议相关部门出台具有指导性的政策,界定“私人陪游”服务行为,明确标准,让“陪游”有章可循。

  “私人陪游”是陪伴式服务的一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2021年一项针对1535名受访青年的调查显示,58.7%的人体验过陪伴式服务,包括游戏陪玩、陪跑陪健身、陪聊、陪伴式音频节目等,90后、00后的这一比例分别达到62.0%和65.1%;80.5%的受访者觉得陪伴式服务对自己有帮助。61.4%的人认为,陪伴式服务的兴起是因为年轻人的社会融入度不高,易感孤独。

  “私人陪游”可以提供固定线路,也接受定制。与跟团游、自助游相比,它既有“想去哪就去哪”的灵活,又解决了规划行程等麻烦,甚至可以提供情绪价值。“朋友式导游”“出片助手”“本地美食资深探秘者”……社交平台上此类招揽业务的帖子很多,服务价格在一天几百元到数千元。

  依据《旅游法》,导游和领队从事业务活动应佩戴导游证,为旅游者提供服务须接受旅行社委派,不得私自承揽业务。但不少“私人陪游”服务提供者不具备导游资质,多为兼职,与游客通过社交软件沟通,没有书面协议;部分陪游无法提供讲解,有的缺乏应急技能,遇突发事件不能提供必要的援助。

  据“中国之声”报道,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钟栎娜表示,“私人陪游”可以提供更灵活的行程和更本地化的服务,但往往缺乏规范保障,大部分是口头协定,不管哪方不实行都难以制衡;不少“私人陪游”缺乏资质审核,游客信息可能有泄露风险,甚至涉及灰色的衍生服务等。

  “‘私人陪游’与传统导游业务存在一定差异,能否直接搬用规制导游业务的法规需要深入探究,但毫无疑问需进一步规范。”江苏省消保委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出台具有指导性的政策界定“陪游”服务行为,明确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强化从业者资格审核,提高服务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旅游行业应加强对“私人陪游”服务的正向引导,提供必要的从业培训。从业人员应坚守契约精神,提供高质量服务,做好服务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状况的准备,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旅游体验。消费者尽量选择正规旅游平台或旅行社进行私人服务定制,查看导游资质证书,签订详细的书面合同,确保权益能得到保障。

(责编:辛巴抖音账号被封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