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河南造”科技产品亮相中国建筑科技好像一场梦,却怎么也醒不来是什么歌展
最佳回答
“好像一场梦,却怎么也醒不来是什么歌”多项“河南造”科技产品亮相中国建筑科技好像一场梦,却怎么也醒不来是什么歌展
助力河南方唐高速跨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特大桥成功转体合龙的超大吨位转体桥建造技术,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于一身的郑州滨河国际新城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平台,可随身携带的智能巡检安全帽,能在城市排水管网自由穿行的智能检测机器人……近日,河南省建筑业领军企业中建七局携多项“河南造”科技产品亮相中国建筑科技展。
此次展览由中国建筑集团主办,以“科技赋能美好生活,创新引领中国建造”为主题,设置“共建和谐城市”“拓展幸福空间”“助力中国建造”三大主题区,集中展出中国建筑167项数字化、工业化、智能化发展最新成果,应用场景涵盖乡村、城市、高原,创新成果走向绿色、低碳、智能。
“今年7月1日,河南方唐高速项目南水北调特大桥顺利实现转体,靠的就是这套‘超大吨位转体桥建造技术’。”在“大国建造”展区,一项项“高精尖”前沿施工技术令人称奇。“方唐高速项目南水北调特大桥主桥全长344米,宽26.6米,转体悬臂长78.5米,总重量达5万吨,是国内跨越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吨位最大高速公路转体桥梁,要实现两段万吨级桥体‘空中牵手’并非易事。”中建七局工作人员介绍。为解决大曲面球铰下混凝土不易密实、大吨位长悬臂曲线转体T构倾覆风险大、大吨位长悬臂曲线转体桥梁精准就位难度大、桥梁线形控制难度高、跨越南水北调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水源环保要求高等问题,中建七局创新大曲面球铰下混凝土密实度控制技术,提高球铰下混凝土密实度;创新双重锚固体系,解决了转体T构偏心距大、倾覆风险高的问题;研发大吨位球铰毫米级安装技术,实现球铰安装精度控制在1mm以内;针对大吨位T构转体惯性大而就位不易控制的问题,创新了不平衡精准转体技术;桥梁中跨合龙采用双重保护技术,实现了水源零污染。
在智慧城市展区,中建七局的郑州滨河国际新城智慧城市运营平台“科技感”“未来感”满满。据了解,该平台以郑州滨河国际新城综合运营项目为试点,通过物联网、GIS、AI等前沿技术,构建城市信息模型,精准复原城市,提升规划、建设、运营的全过程数字化、现代化城市治理手段。“郑州滨河国际新城智慧城市运营平台的应用,已实现智能灌溉节水15%、环卫轨迹提升效率30%、光伏发电降低用电成本10%、人工巡检替代50%等成效,城市运营效率大大提高。”工作人员表示。
除了“高大上”,也有“小巧灵”,中建七局研发的城市排水管网智能检测机器人就是其中之一。“与传统检测手段相比,智能检测机器人在多工况、智慧识别、信息采集等方面优势明显。”工作人员介绍,“它可以自主完成缺陷识别分析,准确捕捉管道内部图像进行数据分析,提高检测效率和精确度,减少重复工作和误判,管道缺陷智能识别率达95%以上,作业时间节约80%,成本减少约75%。”目前,该机器人已在昆山管网养护项目、周庄管网提质增效项目等5个项目中应用,助力运营团队累计完成11个泵站片区的溯源,排查三四级缺陷修复约2300处,雨污混接改造260多处,管道养护6600多公里,完成应急抢修约1.6万起。
展区内,中建七局智能巡检安全帽也吸引了不少观众试戴体验。看似“相貌平平”,实则“一帽多能”。区别于传统安全帽,智能巡检安全帽创新融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集成了质量巡检、安全巡检、危险预警、电子围栏等16大功能,可实时收集现场安全、质量数据,并上传至自主研发的云平台进行智能分析,实现对安全、质量的实时管理与预警。“‘一帽多能’,不仅提升巡检效率,还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运营成本,也为企业提供了更为精准、高效的安全质量管理手段。”
(中建七局 李君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