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改革基因 福建三明你为什么这样说英语翻译:“两山”转化绘就两岸融合发展新画卷

来源: 搜狐专栏
2024-11-09 23:58:26

最佳回答

“你为什么这样说英语翻译”弘扬改革基因 福建三明你为什么这样说英语翻译:“两山”转化绘就两岸融合发展新画卷

(原标题:弘扬改革基因 福建三明:“两山”转化绘就两岸融合发展新画卷)

央广网三明11月9日消息(陈洪亮 罗晓英 龚雯)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要发源地、林改、医改、教改、金改……以改革创新著称的福建省三明市下活林改一盘棋,做实“两岸一家亲”,以全新的姿态继续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中走出“三明之路”。

三明市航拍图(央广网发 陈金海 摄)

作为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海峡两岸交流前沿,连日来,三明借着第十九届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与第三届海峡两岸(三明)乡村融合发展论坛(以下简称林博会)举办之际,展示三明林业改革发展、推动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的新成效,展现“两山”转化与两岸融合互促互进的新画卷。

以林为“媒”共同致富 经济融合更实

第十九届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与第三届海峡两岸(三明)乡村融合发展论坛于11月6日至10日在福建三明举办(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摄)

11月初的沙溪河畔,海峡两岸八方来客汇聚。以“致力两山转化 聚力两岸融合”为主题的林博会在三明市会议中心举办。总面积超1.5万平方米的展区,展出了丰富的海峡两岸展商带来的林下经济、竹木文创、食品饮料、农林机械等产品。

“江山美人茶采用台湾高山茶制茶技术精制而成……”11月6日,福建大田大方广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江山美人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鹏春正在林博会展厅招待来往的客商。

资料图:茶农在茶园采茶(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摄)

李鹏春和台湾的渊源从父辈就开始建立。20世纪90年代初,其父用一辆拖拉机满载高山茶,用整整一天时间赶到厦门,将茶叶卖到海峡对岸的台湾久顺茶行。随后,台湾久顺茶行股东之一彭宝法来到大田,承包下屏山万亩茶园,引进台湾高山茶制茶技术,在大陆迎来茶业生意的“二度春”。

茶香飘两岸,林聚两代人。彭安源和李鹏春接过父辈事业接力棒,携手将传统美人茶园打造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如今,美人茶漂洋过海已经卖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欧洲国家。

在林博会等平台的“牵线搭桥”下,两岸同胞“以林结缘”共同致富的故事不断续写。至今已成功举办19届的林博会,坚持“以林为桥 沟通两岸 加强合作 共同发展”的办会思路,成为推进两岸林业改革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平台。官方数据显示,自创办以来,林博会已吸引超百万台湾同胞来三明交流,190多家台资企业落户。

此外,三明市依托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永安闽台农业(林竹)融合发展产业园等涉台农业平台,培育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推广基地9家,推广台湾农业“五新”成果示范面积达6万亩;培育美人茶标准化生产基地7万亩,三明美人茶年产量占到海峡两岸美人茶产量的70%以上。

乡建乡创“景”上添花 社会融合更广

一组数据可以勾勒出三明“生态版图”:森林覆盖率78.73%,森林蓄积量1.82亿立方米,林地保有量2848万亩,湿地面积0.81万亩……

国家森林乡村、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示范村——三明市三元区小蕉村(央广网发 谢月妮 摄)

27年来,三明市始终牢记嘱托,认真践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相协调、相促进的新路子。“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重要理念成就了美丽三明,而随着“两山”转化不断加速,绿水青山也逐渐变成了金山银山。

图为三明市常口村(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摄)

以生态优先为根本、创新赋能为关键,三明众多生态宜人的乡村蕴含着丰富旅游资源正被逐渐开发,也吸引了许多台青前来参与两岸乡建乡创合作。其中,陶瓷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村落三元区小蕉村是其中之一。

石板村道、茂林修竹、河沟清澈、锦鲤欢游……幽雅静谧的小蕉村,如今已是市民和游客的休闲好去处。2019年,台湾民宿客栈协会副会长蔡幸爵带领“跨界自造台湾乡村营造团队”进驻,从设计、监工到产业发展,展开陪护式服务。“我们用两个月为村民画一份蓝图,再用两年陪伴村民将蓝图逐步实现。”蔡幸爵说。

小蕉村是千年古村,村子周边分布着宋、元、明代古窑址,吸引了一批台湾陶艺专业团队前来,以陶人生活为载体,打造集民宿、康养、农业、文创、学术艺术交流中心为一体的陶艺文创园,结合生态与旅游元素,将小蕉打造成陶文化主题文创村、海峡两岸陶文化交流基地。

台湾团队带来的新点子、新观念,给小蕉村注入了新动能。小蕉村先后跻身“国家森林乡村”“福建省森林村庄”“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成为网红打卡点。

小蕉村的蜕变,仅是三明市先行先试推进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三明设立“三明闽台乡建乡创合作交流中心”,将台湾社区营造、乡村规划理念与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有机融合,探索通过乡建乡创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培育了5个闽台乡建乡创合作的示范样板。先后引进26个台湾团队为三明市90多个乡村提供驻村“陪伴式”服务,覆盖全部县(市、区)。

“两岸青年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各展所长,携手挖掘乡村文旅资源,让乡村更具魅力。”第一家园台湾城乡产业发展联合会会长范姜锋如是说。

文旅交流以心换心 情感融合更深

绿水青山是文化孕育的天然土壤,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朱子文化、客家文化,是三明文旅发展的王牌,也是两岸交流的纽带。

客家祭祖大典(央广网发 曹建平 摄)

三明被誉为“客家祖地”,宁化县石壁镇是世界客家文化的发祥地与客家民系的形成地,是两岸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在10月20日举行的第三十届客家文化节——世界客属情系祖地石壁大典上,海内外客属宗亲近6000人齐聚祖地。来自台湾的谢先生感动地说:“祭拜仪式非常壮观隆重,这是台湾客家人的发源地,是一个让人产生乡愁的地方。”

11月6日举行的第三届海峡两岸(三明)乡村融合发展论坛,聚焦“创新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助力两岸乡村融合发展”主题,来自两岸及香港的专家学者围绕弘扬客家文化传承客家精神、深化两岸客家文化交流互鉴、推进两岸乡村融合发展开展交流研讨。

第三届海峡两岸(三明)乡村融合发展论坛现场(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摄)

三明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源相承,明台文化交流多年来持续不缀且多姿多彩。11月6日晚,三明市艺术馆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明台“三雅道”传统文化交流活动。茶香氤氲、曼舞翩跹、清音绕耳……两岸同胞进行了茶道、花道、香道“三雅道”表演,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岸品茗,一味同心。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亲切的一部分,是两岸民众沟通交流的润滑剂。”中国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范增平说。

为推进明台文化交流,三明依托朱子文化、客家文化和生态资源等优势,打造了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宁化石壁客家祖地、沙县小吃文化城等对台交流平台,每年常规举办有较大影响力的各类涉台交流活动30多场次,累计吸引超百万台胞前来参访交流。

三明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三明市将乡村振兴与两岸融合紧密结合,通过实施现代农业、乡建乡创、基层共治、交流交往四大融合行动,推动明台乡村融合取得实效。

“接下来,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中,三明坚决扛牢使命担当,将在生态保护、绿色转型、两岸融合上持续发力。”该负责人表示。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