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文化+”发展战略 金山张堰为什么日语怎么写?启动“诗词小镇”建设

来源: 搜狐中国
2024-09-28 01:29:08

最佳回答

“为什么日语怎么写?”大力实施“文化+”发展战略 金山张堰为什么日语怎么写?启动“诗词小镇”建设

9月27日下午,“青春齐吟话诗词 古镇寻芳诵古今”张堰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第五届古镇文化艺术节·诗词大赛举行。

诗词大赛以诗会友,以词传情,引领观众感受诗词之美、品味文化经典,增强文化自信。诗词大赛吸引了来自张堰第二中学以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的诗词爱好者组成的5支队伍参与。 

本次比赛选取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和金山本土诗词集《金山竹枝词》的内容作为主要题库。比赛共分为“风雨同舟、前赴后继、激流勇进、勇当先锋”团体赛,按照必答、抢答、风险竞答、选派答题等方式纵情诗词挑战。“功成欲访赤松游,邈矣高风不可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赛场上的选手们身着汉服,你来我往,一展优秀的诗词储备。最精彩的莫过于“状元争霸”个人赛,掀起了本次诗词大会的高潮。古人以“飞花令”助兴取乐,而选手们则以“飞花令”决出个人赛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没参加比赛前,我都不知道张堰还有这么多优秀诗人,像时光弼、高燮等,还有这么多描写张堰的诗句,太厉害了!希望明年我还来参加,争取拔得头筹!”张堰第二中学的方紫菱同学说道。 

张堰古称留溪、赤松里、张溪,是千年古镇,被誉为“浦南首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民俗风情,赋予张堰深厚的诗词文化土壤。在这片热土上,曾诞生了多位诗人、词家,从清代王丕曾、吴大复、时光弼、王顼龄到近代高夑、高天梅、白蕉等,他们寄情山水见意趣,酣畅笔墨写乡情。“野畦春暖日迟迟,秦望山头景物滋。”这是时光弼游秦望山寻春时所作的《张溪竹枝词》;“南湖结伴荡斜曛,无限烟波接暮云。”这是王丕曾在《留溪杂咏》中描述的“张堰八景”之一“南湖望月”的美丽景象;“招手云山一相问,当时可碍竹西楼。”这是高夑赞咏古建筑云山楼所作的《不碍云山楼(其一)》。”他们文采斐然,风格鲜明,在张堰诗词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是有了这些优秀诗人和诗句,张堰镇高度重视诗词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不断挖掘张堰诗词文化丰富内涵,活动上正式启动张堰镇“诗词小镇”创建。 

目前,张堰镇通过“曲颂盛世 诗书传家”建筑可阅读文化建设专项,积极开展诗词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景区等“六进”活动,推出诗词大会、我在画中读诗词、阅读马拉松、名家讲座等系列活动,激发公众对诗词文化的兴趣与热爱。未来,张堰镇计划以“建基地、聚人才、组团队”等方式,成立由专业学者和诗词爱好者组成的留溪诗词文化研究团队,深入挖掘诗词文化底蕴,解读经典诗词故事,逐步形成《留溪诗录》。建立诗词创作基地,培养创作型人才,并在镇内公园、广场、景区等场所,设置诗词碑林、诗词文化墙、诗词雕塑等,着力营造“无处不诗兴”的文化景观。

“人生自有诗意,诗意岁岁相期。今年是首届诗词大赛,针对学生群体,今后,我们每年都将举办,明年是计划面向社区居民……希望通过诗词大赛及系列活动,激发公众对诗词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努力把张堰镇建成一个‘诗词小镇’,逐步形成‘处处有诗意、人人了解诗’的浓厚氛围。”镇党委书记施文权对张堰的未来充满期待。 

为拓宽古镇文化特色,厚植文化底蕴,近年来,张堰镇立足“江南水乡名镇、文教魅力小城”发展定位,通过“以文润城、以文惠民、以文化人”,大力实施“文化+”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了集戏曲、书画、围棋、民俗四大古镇特色,已连续5年举办古镇文化艺术节,成功创建“中国曲艺之乡”,积极争创上海市首个“建筑可阅读”小镇。现在又启动“诗词小镇”建设,文化已成为张堰对外交流的靓丽“名片”。

(张堰镇供图)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