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岁的村小为什么这么说呢英语翻译还是乡土少年
最佳回答
“为什么这么说呢英语翻译”120岁的村小为什么这么说呢英语翻译还是乡土少年
11月23日,浙江诸暨斯民小学迎来了建校120周年。 11月23日,浙江诸暨斯民小学,一位家长在教一群孩子弹吉他。 103岁的校友斯杭生从上海赶来,把装着10万元现金的袋子交给校长;100岁的校友斯聪从美国的老年公寓发来视频,委托91岁、同是校友的弟弟到场祝贺;从台湾飞回的98岁校友斯孝坤带领家族四代人,给娃娃学弟学妹们发了奖学金,这项奖学金已经发了22年,他还曾捐建了教学楼…… 11月23日,浙江诸暨斯民小学迎来了建校120周年。这一天,初冬的阳光温和充足,这所深山沟里的村小,到处都有各届校友的笑脸、笑声。白发的老者、不同年龄段的职业人和穿着校服的小学生一起坐在高大的楸树下,“启我本能迪我心,自觉自动还自尊,愿我少年振振振,努力向前进”,旋律简单曲调欢快的童声校歌回荡在使用了100多年的校园里。 久经风雨的木质立柱、窗棂、回廊,青砖铺砌的甬道、台阶,石刻的拱形校门、门额和栏杆,绿绿的苔藓在略有些斑驳的墙体下面随处可见。100多年的诗书气韵,萦绕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空间,就像书卷气刻入一个人的精气神,举手投足历久弥坚。 距离诸暨市区将近一个小时车程,在浙东大山里,120年的村小,这本身就是个奇迹。特别是在不断有乡村小学消失的今天,如此多高龄校友回到大山里的校园,关心支持学校的发展更是个传奇。这些都不禁让人思考:什么样的学校能够让校友铭记、感谢,并愿意反哺? 这座建于1904年的学校历经波折。1904年中国近代第一部以清政府名义颁布的学制――癸卯学制的诞生,宣告了绵延千年的私塾教育的终结。由此,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各地城乡出现。耕读传家本是斯宅村的风尚,当地乡绅出于教育救国之志,斯姓家族各家各户捐钱捐物捐田产,在原有私塾、民塾基础上,出资办起了斯民小学,免费招收本族孩童。当然,其他族姓也可入学。校舍落成后,因有族人与康有为交厚,请康有为题写“汉斯孝子祠”之隶书匾额,至今仍悬刻在内校门门额上方。 气势恢宏的三进校园如花园般典雅,开设修身、经学、国文兼习字、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唱歌等传统和现代课程,还开风气之先实行低年级男女同校,这都引领了当年周边各类学堂的创办。更重要的是,学校聘请来学识深厚的各科先生。 一批批毕业生从这里走出,其中不乏科教、文化、军政以及其他各领域的顶尖人才,当年为保障举世闻名的“驼峰航线”,五六位斯民小学校友意外在印度加尔各答异乡重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所小学甚至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办起初中、高中。 时光荏苒,斯民小学也曾遇到过低谷,校舍年久失修,生源流失,在校生曾跌至仅剩60多人,一度濒临被撤并。此时,也是海内外校友出手,筹集款项、动用各种资源呼吁保护,让这所学校在撤并潮中被保留了下来。后来,一部拍摄8年之久的《斯民小学》的纪录片,让这所深山中的古朴校园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唯美的镜头,让很多人回忆起自己的小学校园、老师和同桌。近两年,在各方支持下,斯民小学被批准跨区域招生,如今有100多名学生,除了来自诸暨以外的浙江其他市县,还有从其他省份远道而来的学生,很多家长带着孩子租住在村里,并组成伴读社区。 当年,斯民小学是由斯姓族人共同办学,很多师生就是乡邻族亲,钟声、读书声、孩童嬉戏的笑声,100多年来已经是这座村子一部分。斯民小学不仅是村子里的一个地标,更是村民的精神信仰和文化高地。 如此独特,如此与众不同,有人把斯民小学称为中国近现代基础教育的“活化石”。那些白发的校友回到母校,感谢的是当时某位老师的一句话、一堂课、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雪中送炭的相助……哪位老师告诉我们如何对待别人,哪位老师的字写得好,哪位老师带着我们放风筝、捉小鱼…… 一个人的精神底色来自家庭,也来自所受教育。校友们对学校的情感,就像对家一样,点点滴滴,走到哪里都会忘不掉。一个人最初吸收的养分,像小时候的咸淡口味,刻入骨髓,回味时甘之如饴。校友回到学校,就像是回家吃个饭聊聊天,找找温暖舒适的感觉,这是无价的精神疗愈和滋养。 毕业生希望自己母校持续发展,而学校则希望毕业生有所作为。这种情感纽带,不会因时空而消磨,也不会因岁月而淡漠。在这个层面上,无论是名校,还是寂寂无闻的学校,都是相似的。 有些学校消失了,“母校丧失者”只能在回忆中回味当年的细节;有些学校合并或者重新组合了,毕业生只能去寻找丝丝连连;还有些学校为了让自己显得历史深厚,千方百计去攀附根脉延长校史,反而让校友无所适从,不知自己那几年的成长在漫长的历史上处于哪个位置。从这些角度来看,斯民小学的毕业生是幸福的,120岁的母校不是老者,还是那个乡土少年。 当地第一所现代小学,最早实行男女同校,斯民小学勇开先河,同时也不是封闭的,在课程上有许多创新之举,打开校门,让乡村生活成为学校生活的一部分。如今,因为这所小学,整个斯宅村成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村庄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在这里不是一句教育理想和概念,而是实践。 相比那些设施先进,甚至开始建设的智能校园,斯民小学是朴素的,立足乡土,探索出自然研学和亲近村庄的“溜村”课程,形成了“乡野斯民”的特色模式。像一棵生于斯长于斯的老树,根系发达,营养丰沛。 斯宅村古建筑遗存丰富,有十几处各级文保点。学校的校本课程、课外活动也都围绕着这片土地的风物:细观保护完好的民居大屋、看樱花赏梅花、到小溪里抓鱼虾螃蟹、采野菜做青团……书法墨香从未在这所校园里散去,很多孩子写得一手好字。有人说,斯民小学的存在是乡村百姓对教育的信仰,以及文脉在当代乡村传承的最好体现。 儿童放学,三两结伴走在村中巷陌,嬉笑着逗逗熟悉的猫狗,看看溪水中的鱼儿,踢踢晒在路边的玉米、红薯,这曾经是中国乡村常见的景象,也是多少人儿时的回忆,如今,这些在斯宅村还是寻常。自称在城市中“卷不动”的家长带着孩子,在村里一住就是几年。孩子快乐健康,新乡土中国的力量蓬勃向上生生不息。 李新玲 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