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与城市交融 2024静安国际雕塑我一生未做坏事,为何会这样展高峰论坛奏响“时空交响 ”

来源: 搜狐中国
2024-09-27 21:19:03

最佳回答

“我一生未做坏事,为何会这样”公共艺术与城市交融 2024静安国际雕塑我一生未做坏事,为何会这样展高峰论坛奏响“时空交响 ”

9月26日,2024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苏河湾中心42楼圆满举行。论坛由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上海市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静安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承办。

静安区副区长李震出席,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西飞,静安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徐健,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风貌处副处长白滔,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宫明军,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主任林应良等主承办单位代表、艺术机构、艺术家、艺术学院学生参加。

静安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徐健在致辞中表示,期待通过本届雕塑展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强上海与国际艺术的交流,满足市民精神文化的需求,打造全球共享的艺术盛会,展现上海国际化的城市风貌。

论坛由三场主旨发言及两场圆桌对话组成,展开围绕公共艺术的研讨。

北京大学长江讲座教授、《东亚哲学杂志》创始主编白龙围绕“行动中的艺术:公共艺术对生态危机的回应”这一议题展开讨论,他关注污染与全球变暖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所引发的众多公共艺术家的关注与回应,并通过详细阐释洛伦佐·奎因的《支撑》、马尔科·巴洛蒂的《苔藓》、塔拉莫内的“鱼屋”等项目来论证,艺术不仅仅能发挥传播和促进公众参与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来积极改善环境;公共艺术不仅能够塑造城市景观,还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我们已经习惯了当前繁荣富裕的生活状态,难以牺牲这样的生活,更无法让时间倒流回到过去。但我们可以加强相应的生态预防措施,并且通过艺术的形式提高人们对于生态关注的意识。”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上海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同济大学长聘教授、景观学系主任、博导、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章明以“从美化到塑造 :公共艺术植入”为题,从建筑改造与城市更新、公共空间与城市基础设施等角度切入,围绕“艺术与日常”、“艺术与事件”、“艺术与互动”三大关系展开探讨,阐释日常服务设施艺术化转型、城市事件对公共空间的催化影响,以及公众参与和艺术化空间的互动关系。以“从美化到塑造”为理念,阐明新型公共艺术装置在城市空间中的多重价值,提升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定位,探索公共艺术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策略和路径。

“从我作为公共空间的设计师的角度来讲我更希望能够把公共艺术跟我们的日常很好地结合,从艺术馆走向公共空间,并跟公共艺术日常性更好的结合,真正从艺术馆当中走向公共空间,而且跟公共空间气质、场所精神充分吻合,我觉得艺术家也要把公共空间当做是他创作的画布、平台和空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未来设计学院副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文、港口和历史城市教席”研究员戴天晨带来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视角 :水系遗产的叙事性解读》的演讲,在研究中运用叙事性的研究方法,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的世界遗产的文字描述进行了收集、编码、分类和深入诠释,探讨了水系遗产的多样性、价值,以及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之间的内在关联。

“我们应该更多接纳和了解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各样和水相关的故事,这就需要更多的居民、原住民,更多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其中,提供这样的水叙事,丰富我们叙事的资料和数据,从而把更多的在地化水实践纳入到水系研究遗产当中。”

圆桌对话——雕刻与共生:雕塑展与上海城市记忆由UCCA Lab策展人程婧进行学术主持,与谈嘉宾包括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创始馆长玄莲昊(Michelle Yeonho Hyun),参展艺术家米歇尔·德布鲁安(Michel de Broin)、克劳蒂亚·孔德(Claudia Comte)、杨牧石,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纤维艺术系硕士导师阿萨杜尔·马克洛夫(Assadour Markarov)。对谈将就雕塑艺术的公共性、公共艺术实践与城市日常的关系展开讨论,共同探讨雕塑艺术如何融入城市生活、公共艺术如何激发日常创造力以及后现代空间中的公共艺术等议题。

圆桌对话——变奏与协奏 :公园城市的实践及其营造法式由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周功钊进行学术主持。四位嘉宾将基于各自长期对城市水系变迁的考察与研究,关注静安区“公园城市”的实践,回溯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变化,并展望沿水系发展的未来城市图景。与谈嘉宾齐晓瑾将基于城市滨水街区口述史等工作,谈论对水与城市精神气质关系的观察。陈亚君将围绕“水迹”,通过对历史地图和前辈学者文章的阅读以及当下现场记录,描绘现状城市空间中渐次消隐的水迹。戴天晨的发言将关注高密度城市的健康发展,结合遗产、当地水系等角度,讨论公园城市与商业绿地的共生模式。周功钊的发言则将从“边界”视角来揭示其历史与当下的空间特征以及在日常和公共艺术中的感知状态。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