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中国日语为什么呢怎么说式现代化与实事求是(人民要论)
最佳回答
“日语为什么呢怎么说”大道至简:中国日语为什么呢怎么说式现代化与实事求是(人民要论)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客观现象,它指的是人类社会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中国对现代化的探索,早期经历了种种曲折,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伟大号召,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要全身心投入,就要全方位理解。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怎么来的,怎样才能走稳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是三个硕大无比而又必须认真回答的问题。这三大问题其实历史已经从方法论的角度给出了原则答案。这就是一个源自汉代的经学和考据学的古老命题,经过历代先贤特别是经过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后,终于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要义,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念兹在兹的四个大字——实事求是。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最大先进性、最大现实性、最大包容性。归根结底,具有最大实事求是性。
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体现着实事求是的伟大精神
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五个方面作出深刻阐释,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经过不断探索得出的真理性认识,是实事求是的思想结晶。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最为直观的一个特点。现在,全球进入现代化的国家也就20多个,总人口10亿左右。如果中国14亿多人口能整体迈入现代化,那规模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能有这么多人口几乎同时进入现代化行列呢?“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大有大的好处,比如能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超大规模市场等,但同时大也有大的难处,比如解决人们的吃饭、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问题,哪一项涉及的人群都是巨大数字。我们党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正是坚持实事求是,让中国抓住了历史机遇。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决定的。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由人民共享”就必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像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那样以资本为中心,导致贫富差距过大。因此,我们党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从中国的最大实际出发提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舍此别无他途。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是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出发作出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执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既强调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强调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因而我们党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丰富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正是坚持实事求是,促进了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基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出的正确结论。建立在中华文明基础上的中国式现代化,天然地对大自然怀有深深的敬畏之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们党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践必将证明,只要坚持这样去做,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特点则主要是由我们的文化基因所决定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天下一家”的宽广胸怀,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5000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建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正是从这样的天下观、从我们的文化基因出发,我们党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以和平方式实现,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所决定的。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贯穿着实事求是这条红线
在旧中国那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下走现代化道路,首先必须铲除吸附在腐朽制度上的反动力量,为实现真正体现人民利益的现代化扫清障碍。为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成功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而之所以能找到这条道路,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矢”去射中国革命的“的”。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又成为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党领导人民成功找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一步找到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道路。从“四个现代化”任务到“两步走”设想,从“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脚步,现代化迅速改变了国家的落后面貌,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这期间,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确定,还是改革开放道路的开辟,都是“两个结合”的产物,都是实事求是的思想结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谋划和推进现代化,作出“两步走”战略安排,领导党和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所以能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使中国式现代化得到大大推进和拓展,靠的是“两个确立”,坚持了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光辉历程启示我们:“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
要继续走稳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实事求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这实际上是在提醒全党,要注意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所面临的重要“实事”,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具体说,洞察时代大势,包括向外看和向内看这两个视角、两种维度。向外看,就要清醒看出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竞争更趋激烈,守成势力不甘心原有优势地位的旁落,必然会对中国进行各种打压、遏制甚至破坏。向内看,就要清醒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就要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要看到,前进道路上还有一系列难点、卡点、堵点需要突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还异常繁重。
从这样的“实事”出发,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一系列应变之策和推进之方,主要有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五条重大原则是我们党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是在“实事”基础上求得的“是”,弥足珍贵,必须悉心学习领会,全力贯彻落实。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是一个高度复杂、高速运转的系统工程。这种复杂性既体现在其内部新旧问题的交织叠加上,也体现在内外因素的深度互动上,其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前所未有,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又会遇到的另一种“实事”。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提出了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这样的实际出发,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强调了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等“七个聚焦”的分领域目标,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这就为通往中国式现代化的胜利彼岸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我们党有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我们才会有中国式现代化足以令人自豪的昨天和今天,也才会有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光明的明天。实事求是是中国式现代化最为通畅的理论路径和最为重要的思想内核,其简洁、朴素而又深刻的表述令人信服地彰显了“大道至简”的道理,必将在历史的星空中永远闪耀灿烂的哲理光芒。而中国式现代化这场伟大的历史活剧,则必将在坚持实事求是中高潮迭起,中国人民必将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始终坚持“两个结合”,“让理论之树长青,事业之树长青”,不断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辉煌。(欧阳淞)
(作者为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10日 09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