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的风刮到了上海,里程碑式歌剧《波吉与贝丝》全新版本将在沪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日语首演

来源: 搜狐中国
2024-10-07 19:24:20

最佳回答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日语”南非的风刮到了上海,里程碑式歌剧《波吉与贝丝》全新版本将在沪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日语首演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熊芳雨10月7日报道:10月7日晚,雨中的上交音乐厅忙碌万分,《波吉与贝丝》正在进行正式演出前的紧张排练。开普敦歌剧院合唱团从南非不远万里来沪,将于10月8日登台上交音乐厅,为上海观众献上格什温歌剧《波吉与贝丝》全新版本。

记者探营彩排现场。摄影:柏可林,下同

如果要说美国歌剧,就不得不提的《波吉与贝丝》

10月8日,开普敦歌剧院合唱团从南非不远万里来沪,经卡泽姆·阿卜杜拉执棒,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呈现由北京国际音乐节与开普敦歌剧院、拿督黄纪达基金会联合制作的半舞台版歌剧《波吉与贝丝》,这也是该全新制作在中国的首演。

作品改编自20世纪上半叶风靡美国的小说《波吉》,后由小说作者海沃德及妻子多萝西一道完成剧本,作曲家格什温负责音乐部分,将其撰写成歌剧。剧情的背景设置在虚构的黑人社区“鲇鱼街”,聚焦描绘了上世纪美国南部底层黑人的生活。不论是身患残疾但善良深情的男主角波吉、热情不羁又向往纯美爱情的女主角贝丝,还是鲇鱼街上其余鲜活立体的角色群像,作品将每个人物都刻画得丰满而细腻。

《波吉与贝丝》在音乐上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曲家格什温天赋异禀,他最瞩目的成就,莫过于成功地将爵士、布鲁斯、灵歌等黑人音乐元素融入古典交响,造就了严肃音乐结合流行的“美式风格”,《波吉与贝丝》就是其中的代表,因而也成为了美国歌剧的“开山之作”。

作为白人的格什温在创作前特地来到故事灵感的生发地附近,深入体验黑人生活与文化。全剧中未曾使用现成的民歌旋律,凭借作曲家对黑人音乐的热爱与高超的技巧,“原创”了风味如此纯正的通篇音乐。多次出现的唱段《夏日时光》优美安详,是全剧忧郁“蓝调”中的一抹温暖亮色,也是抚慰人心的“摇篮曲”,已经成为传唱度极高的经典。

该剧在岁月洪流里经久不衰,甚至愈发引人的原因在于它所传达出的人性光辉。角色的塑造打破了以往文艺作品中单薄片面的黑人形象,这些“鲇鱼街”社区里的居民,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饱满个性。歌剧问世时,格什温拒绝白人将脸涂黑参演,取而代之的是让黑人演员登上主流歌剧的舞台,亲自演绎属于他们的故事。在种族隔离严重的时代里,这都是创举——艺术不分国界与肤色,任何人在任何时期都有于苦难中怀揣憧憬、奋力挣扎的权利。

国际制作现代视角,看光影更迭里的人性希冀

《波吉与贝丝》经压缩的简易版仅第一轮便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了124场,作为歌剧,火热程度不输一众音乐剧。此次上演的半舞台版,动用了全编制的管弦乐队与国际化主创团队:来自欧洲的导演、美国的指挥、以及英国的联合制作机构。歌唱演员则来自开普敦歌剧院——作为2013年国际歌剧奖“年度最佳合唱团”得主,诞生于南非这片享有“彩虹之国”美誉的土地上,他们近年来迅速崛起为全球范围内极具吸引力、也最具多样性的歌剧合唱团之一,将灿烂悠久的非洲文化呈于世界舞台。

该全新制作在上交音乐厅,并不依靠过多的实物布景描摹1920年代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鲇鱼街。“除了通过灯光的变换告诉观众们谁是主角,我还想营造出氛围感来帮助故事的讲述。舞台中央的乐队也拥有戏剧性的灯光设计,因为在这个音乐厅的版本中,他们并非简单的伴奏,而是表演的一部分,共同完成整体的叙事。我相信最后的效果一定会很棒!”曾两次获得托尼奖的灯光设计师里克·费舍尔分享道。

流转的光影、地位不同于以往的乐队加上“融合传统与现代风格的编舞”,都让作品的音乐性和戏剧性显得更为突出,讲述着故事里不拘泥于时代的共性主题。正如导演诺亚·纳马特在手记中写到的,“我们的改编旨在尊重内涵的同时,提供现代视角。希望打破刻板的印象,颂扬人类精神,通过引人入胜的视觉效果和沉浸式的情感体验,邀请观众以新鲜、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到故事中。”

据介绍,除了10月8日在上海交响乐团舞台上的亮相,此版《波吉与贝丝》还将于10月12、13日来到北京,为第27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近年来,上海交响乐团一直在歌剧领域耕耘不辍,参与制作及演出的歌剧作品不胜枚举。上交2024-25音乐季也会继续推出优秀歌剧作品:明年3月,被赞为“世界第一弄臣”的男中音歌唱家列奥·努奇即将来沪,与夏侯金旭、于冠群等明星阵容携手演绎威尔第《弄臣》。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