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动车“把脉怎么这样子周杰伦的歌”的人
最佳回答
“怎么这样子周杰伦的歌”为动车“把脉怎么这样子周杰伦的歌”的人
唐文龙在进行电路板修理。廖炳达/摄 报废件库里,唐文龙来回踱步,眼睛像扫描仪一样快速扫过一个个大箱子,寻找报废的动车车载有线电话控制放大器。这些别人眼里没用的“垃圾”,在他眼里却是宝贝…… 由于动车车载有线电话使用频繁,控制放大器十分容易发生故障,单套设备更换要1万多元,唐文龙便潜心琢磨控制放大器内部原理,开展“修旧利废”。几年时间,他攻克40余项元器件维修技术,每年为单位节省500余万元成本。 唐文龙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车辆段动车地勤机械师,主要负责管内动车组配件修复技术攻关、科技创新等工作。 从事一线检车工作10多年来,唐文龙身上有很多标签:新一代动车组机械师、第八届“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创”先锋金奖得主……这些年,唐文龙在动车组维修领域一路“驰骋”,像是一名为动车“把脉”的“医生”。 做一名快乐的“电动车维修工” 唐文龙认为自己像是一名快乐的“电动车维修工”。“高铁是电驱动的,也算‘电动车’,我是正儿八经的‘电动车维修工’!”他笑着说。 从小,他就展现出极强的动手能力,小到玩具汽车,大到电视冰箱都是他“拆装维修”的对象。唐文龙说:“小时候对这些电器构造非常着迷,想看看里面是如何运转的,但拆散装不回去也是常事。” 2013年,大学毕业的唐文龙入职南宁车辆段成为一名发电车乘务员,列车上,他遇到了自己的师傅陈岗。陈岗是南宁局集团公司南宁车辆段库检车间车辆电工、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能向业内“大咖”学习,唐文龙感到十分幸运。 起初,陈岗对眼前这名黑瘦的小伙子并没有太多关注。一段时间后,看到入路不久的唐文龙对车辆各个部件位置熟门熟路,陈岗感到十分好奇。 原来,唐文龙早已利用休息时间把车给“拆”了。他对照书本上的车辆构造图,将各个零部件位置名称一一记下,烂熟于心。陈岗看在眼里,却还是要严肃地对唐文龙说:“认识部件只是基础,能掌握维修方法才是真本事!” 既肯吃苦又有名师指导,唐文龙很快成长为全段的技术骨干。2017年,南宁动车所面向普铁检修工招聘高铁组检修员,唐文龙成为其中一员。 动车组结构精密,光一种车型就有100多张电气图纸,几万个电器元件。能够近距离探索高铁背后的秘密,唐文龙的学习欲望越来越强。 在普铁组就是技术能手,来到高铁组的唐文龙更是得心应手。经过1年的历练,2018年,南宁车辆段选拔动车诊断机械师,唐文龙从2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一鸣惊人。 “锤炼业务注定是枯燥的,但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向着明确的目标去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唐文龙说。 “垃圾堆”里灵光乍现 唐文龙说,自己是南宁车辆段有名的“破烂王”,致力于将动车组还有维修价值的报废件挑出来“修旧利废”。报废件库就是他的“宝藏乐园”。 对于动车车载有线电话控制放大器的维修,唐文龙想尽了办法。 “放大器外表简单,内部构造却十分复杂。”为了攻克这个难题,唐文龙心里憋着一股劲。 他先从研究控制放大器的构造原理图入手,拆开控制放大器,逐个查看内部电路板、芯片及电子元件。他还在图书馆和网上查阅资料,结合动车专业知识进行研究。 唐文龙说,控制放大器的每块电路板上有130多个焊点,需要使用仪表一个点一个点进行测试。“焊点细小,排列得很紧密,看久了眼睛发酸发胀。”此外,内部两个芯片的管脚数目不一,要仔细核查其功能,一个疏漏,都有可能要推倒重测。 那段时间,工作室里的资料堆得比人还高,手写数据纸铺得满地都是,唐文龙走路都没地方放脚。在这种环境下,唐文龙与同事钻研了1个月,终于把放大器的原理“吃透”,根据故障现象,梳理出了一套对应的维修方法,并把故障处置办法进行归档,方便后期查阅。难题被攻克,维修成本大大节约了。 有一天,唐文龙灵光一闪,他想着,放大器的原理摸透了,此前由于技术原因产生的报废件能否“修旧利废”? 唐文龙一头扎进报废件库,“破烂王”的称号由此而来。 这些年,正是对“捡破烂”工作的执着钻研,唐文龙领头组织“致远大师工作室”,让报废件得到了利用,各项维修成本明显降低,唐文龙成就感满满,他说“捡垃圾”也很快乐。 金奖的诞生 “龙哥,咱们是金奖!”今年10月的一天,“致远大师工作室”内传出阵阵欢呼声。 在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届“青创先锋”创新创效大赛中,唐文龙团队研发的《一体化作业自助安全防护系统》项目荣获金奖。 “作业人员到安全岗亭领取作业牌和红灯的过程繁琐、效率低,高峰期甚至会出现无命令作业。”唐文龙说,这个问题困扰大家许久,总是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一次外出调研,唐文龙观察到上海铁路局的做法,通过在铁路线路上设置灯箱,能够减少领取作业牌和红灯流程,这给他许多启发。 “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经验,打造一套全自动的安全防护系统。”按照这个思路,唐文龙和团队围绕“远程控制”这一方向开始探索。 研究初期,电路板走线密集、电流互相干扰、焊接工艺不达标、程序错乱……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他,唐文龙在两个月内制作的20块试验电路板无一成功。 备受打击的他心态有些崩溃,但仍然没有放弃。唐文龙又用了一周时间复盘整个项目,和团队梳理思路,再次进行尝试。这次终于成功了。一体化作业自助安全防护系统目前已正式投产,受到各使用单位的一致好评。 高铁动车组宛若一条条巨龙穿行在祖国大地上。在唐文龙看来,无数人的努力,让我国成功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让中国高铁领跑世界。 唐文龙说:“作为一名基层铁路人,技术攻关不能怕难,我们要把‘中国名片’越擦越亮。”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曹伟 记者 刘洪侠 通讯员 陈宇昂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