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节气|立冬初候·水始冰——满空凝淡狂为什么会这样子是什么歌歌中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4-11-07 15:29:5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为什么会这样子是什么歌”节气|立冬初候·水始冰——满空凝淡狂为什么会这样子是什么歌歌中

冬天的到来,是温和的,缓缓的,情意绵绵的。

立冬初候·水始冰 徐冬冬(绘)

如果说有一幅画能浓缩立冬之时的中国,我觉得就是眼前这幅画了。

淡淡的雪意,仿佛裹挟着冰的气息,这是黄河以北的初冬风景。青黄夹杂,霜叶缤纷,这是长江流域一带的美景,虽是立冬之时,入目还是深秋的风光。再看那画作中流露出来的温馨温和,正是岭南十月的“小阳春”。

立冬之始东西南北中不同的景致与气韵,尽在此画矣。

当太阳到达黄经225度,公历每年11月7日至8日之间,即为立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冬,十月节。”和立春、立夏、立秋一样,立冬之“立”也意味着“自此开始”。四时的开始,季节的交替,在此而“立”,“四立”在二十四节气里就具有了格外重要的地位。

立冬尤受重视。古时,它不仅是节气,还是节日;不仅是节日,还是特别的节日。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民间则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庆祝立冬的习俗。即便到了今天,不少地方的人们也会以隆重的仪式来过“立冬节”,给家人亲朋端上只有春节才有的丰盛的菜肴和饺子。

为什么立冬备受“礼遇”呢?仔细想来,也许是因为它涵盖了“一始一终”。

始,自然是冬季之始。终,又是什么之“终”呢?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在古代的文字里,“冬”是终了的意思。冬,是万物之终,四季之终。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收割后要藏纳起来了,天地生养的万物要安静地休息了,一年走到最后一个季节就要终了了……

立冬时节蕴含着这样的“始”和“终”,是不是让人油然而生肃穆之感、哀悯之情呢?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写道:“冬,哀气也,故藏。”“哀气以丧终,天之志也。”

明了了冬天这样的本质,再来看《四季》系列之《立冬·初候水始冰》,也许一时间会有些奇怪和不解。画家笔下的立冬图,没有天地静穆万物肃杀之感,反而充满了色彩,充满了温暖,似乎还在深秋之中。

画家的感觉是准确的。立冬之时,绝大部分地方依然被绚丽的色彩点染得美不胜收。北国,街头堆积的银杏落叶黄得耀眼,人们有心不去清扫它们,想留住这一片片美丽的金黄。江南,红叶初挂霜,红得灿烂,红得鲜艳。最是那盛开的木芙蓉,在初冬的冷雨霏霏中,开得既大又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赞其“鲜鲜弄霜晓,袅袅含风态”。苏轼诗曰:“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而司马光那句“盛时已过浑如我,醉舞狂歌插满头”不仅写尽了木芙蓉傲霜怒放的芳容英姿,也生动描画出了浓墨重彩的初冬风景图。

艺术家所画的,正是如“醉舞狂歌插满头”一般的初冬之气。这样的天地之气中,饱含着天地对万物的呵护。

天地之气,一阴一阳。冬之气,自然是阴气愈盛,阳气愈衰。由秋之白露、寒露、露凝为霜一路演变而来,孟冬时节的阴气盛极而为寒,由霜而结为冰,这便是立冬初候“水始冰”。

董仲舒云:“水者冬,藏至阴也。”当阴气因寒而化为水,由水而始成冰,这便是冬的开始。整个冬天,人们会感受到水化为冰的种种形态,“冰”贯穿着冬季三个月里种种物候的变化,在冬之物候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孟冬为寒之始。在立冬初候“水始冰”的时节,冬之寒气才刚刚到来,天地用那斑斓的景致,努力为生命留住色彩,又用“水始冰”的变化,提醒人们要顺应四时之变,为严冬的来临做好准备。

在我看来,冬天不是蓦然把生命甩进冰天雪地、万物枯零之中。冬天的到来,是温和的,缓缓的,情意绵绵的。在《立冬·初候水始冰》的色彩之中,感受天地对生命万物的悉心护佑,在满空凝淡与醉舞狂歌的交织间,这里,是冬天有爱的地方。

(文/徐立京 绘/徐冬冬)


(责编:考研流程详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