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云南昭通:680万亩竹林变“绿色银歌词为什么会如此的难解行”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4-10-28 06:27:1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歌词为什么会如此的难解”云南昭通:680万亩竹林变“绿色银歌词为什么会如此的难解行”

(原标题:云南昭通:680万亩竹林变“绿色银行”)

一根翠竹,护一地生态,美一片风景;一棵竹笋,成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日前,第十九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在云南省昭通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80余名竹业专家学者和从业者齐聚一堂,为竹产业发展再添新动能。

本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为何与昭通结缘?昭通市竹林面积达680万亩,占云南省的79%,筇竹、方竹分别占国内资源的86.8%和64.4%。昭通市大关县、盐津县、镇雄县分别享有“中国筇竹之乡”“中国方竹之乡”“中国赤水源方竹之乡”的美誉。

镇雄县杉树乡细沙河村万亩连片方竹林中,密密匝匝的方竹笋正拔节生长。天刚蒙蒙亮,笋农们就已经在竹林里穿梭忙碌起来了,采笋、剥笋、运到工厂售卖……一筐筐鲜笋从大山中背出,笋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细沙河村村民陶世飞在当地一家公司的成品分装车间里做质量管理员。“公司离家近,10分钟就能来上班,方便!”陶世飞说,“我家种了22亩方竹,丈夫之前在外打工,最近都回来帮忙进山打笋了。”

昭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五年来累计投入竹产业发展资金30.2亿元,重点抓好竹林抚育、林下种养业、竹产品加工等,着力构建绿色生态、优质高效、三产融合的竹产业发展格局。

天刚蒙蒙亮,昭通市大关县木杆镇银吉村笋农饶祖群一家就起床了,准备进山采笋。饶祖群家的笋区在5公里外的山梁上,产业路已修到竹林边。

“方竹一年打得到十多万块钱,竹子是我们的主产,现在就是栽竹子富裕起来的嘛。”饶祖群说。眼前竹木葱茏的林地,十年前还是广种薄收的荒坡。十年前的饶祖群,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饶祖群夫妻俩不仅培养出3名大学生,还花了几十万元建起了三层小洋楼,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青青竹林,一头连着乡村振兴,一头连着竹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大关县多点布局,相继建成筇竹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园一期、木杆镇筇竹笋加工产业园、翠华镇筇竹文化传承及竹材创新利用示范园等园区,吸引加工企业聚集,实现笋材主产区的原料向就近园区输送,加工企业发展势如破竹。大关县因此被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特色县。

从金沙江畔到乌蒙山区,一个个竹基地绿化了大山,美化了山村,成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2023年,昭通市年产鲜笋40万吨,竹产业综合产值达137.52亿元,投产区户均增收超3万元、覆盖区户均增收超1.2万元,竹子鼓了210余万竹农的钱包。

(责编:美加军舰又穿越台湾海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分享
  • 关注
返回顶部